新小说

第125页(1 / 2)

她压根就没停刀,更没有点到为止,而是冲着薛碌的脖子去的! 周围一圈徒弟只看着薛碌拿枪的手软软的放了下来,直挺挺的站在原地,那洋装女人扔下刀,毫无防御的走近还拿着枪满脸呆滞的薛碌,她踮起脚尖,靠近他耳朵。 众人只看见她红唇翕动,完全听不见她说什么。 江水眠从进门开始角都含着笑,这会儿却不笑了。她后退两三步,从凳子上拿起手套夹上包,头也不回的朝门口走去。 七八个武行师父看薛碌不动手不反应,脸色突变,站起身来,喊道:“薛爷?!” 江水眠站在内院通往外院的门楣下,扶了扶软帽,扫视了一圈静谧无声的院子,道:“武行,少掺和官家的事儿。” 她说完,整了整裙摆朝外走去。 薛碌整个人忽然就跟让人抽了脊柱似的,两膝发僵,直直朝后倒下,连胳膊朝后一抵的条件反射动作都没有,像是一面轰然倒塌的墙。 院内大乱,喧哗四起。有人追了出去,却只看见远远黄包车的影子。 回到院子,薛碌两腿哆嗦,胳膊也抬不起来了,双眼瞪得狰狞,抓住旁边刀法师父的衣领,艰难的吐气吸气,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找……找栾爷……找栾爷来。” 他倒下之前,只听着江水眠在他耳边道:“从今往后,你这两条腿可就站不起来了。这个结局,跟你做过的事儿有关,跟你即将要做的事儿也有关。你心里清楚。” 作者有话要说:  眠眠最后溜了。毕竟对方人多,她也没牛逼到能在几十个武人里头进出,装了逼就要赶紧跑了~ * 关于大砍刀的用法,原型是抗日期间赫赫有名的西北军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刀法。 后面也会多次写到这种缺弹少枪情况下诞生,又能跟日本人拼刺刀的实用刀法。 不过说是抗日,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八年抗战开始的1937年后诞生的,而是在十四年抗战早期的1931年开始由冯玉祥提出创立的。不少武林名家受邀去西北军中帮忙研究助阵,才得以诞生的。 徐导不久后要上映的《刀背藏身》也是围绕着这个刀法展开的。 ☆、第44章 ** 王轩宣走进了屋子,看着婆子打热水从楼下端上来,道:“徐老什么时候走的?他在七爷屋子里坐的久么?” 那婆子本就不愿意照顾徐士山,徐老支走她,她也乐得偷懒,这会儿才刚回来,自然也不知道徐老是什么时候走的。婆子支支吾吾:“大概挺久的吧。” 王轩宣皱了皱眉头,走进屋里,婆子跟着她,她训道:“虽然七爷成了这样子,也不是说你们就可以怠慢的。好歹也是三奶奶的儿子,就算三奶奶不在了,也要看在徐老的面子上,还是要每天给弄得干干净净的,经常翻身才……” 婆子点头哈腰,却听着走进屋里的王轩宣忽然跟被人掐住脖子似的没了声。 婆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