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页(2 / 2)
位美国华人圈顶尖的天才教授给收了呢。 童荷却突然想到了:我想起来了,叶教授就是你当初那个出国的对象吧? 她这一说,大家才恍然大悟:我记得,我记得,当时你每一段都收到信,收到信都要读好多遍,我可记得清清楚楚!我当时还说,估计乌桃把那信都要背下来了! 乌桃笑着承认:对,就是他了,我们当年分开了,以为没什么缘分了,没想到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在一起了。 敢情你们分开这么多年,现在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几句话间,倒是把何锡清那一段彻底给抹了,全都给忽略了。 何锡清脸红耳赤的,坐在旁边一直没吭声。 第103章 大结局 乌桃看着窗外,这是美国的蓝天,好像确实比国内更清澈瓦蓝。 她想起来刚才几个同学,叹道:你说会不会有一天,她们想回去? 叶蕴年:有些会,有些不会。 乌桃:其实我能理解她们,美国确实和中国很不一样,我们比起美国来,还落后很多。 叶蕴年:是。 乌桃:不过我是想着,正因为国内还落后,我们才要回去,我们这一批人,能有资格出国留学的,都是这个国家最顶尖的人才,如果都这么走了,那谁来建设这个国家? 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祖国,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口号,现在好像已经不怎么被提起了。 叶蕴年:乌桃,每个人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都有他背后的思维逻辑。 乌桃:我明白。 比如叶蕴年在国外可以大展手脚,他不需要饭局,但是在国内,他马上聘请了一个西郊大院出身的,这就是国情。 他为人处世冷淡疏离,并不喜交游广阔,但也心知肚明,要想拿个那个生产许可证,如果肯去低下那个头,那不知道要节省多少力气和时间。 况且对于普通人来说,国内国外的生活差距就是很客观地摆在那里。 放弃优渥条件回国的人,自然是应该受人尊崇敬佩,但是对于那些没办法做到牺牲奉献的,她也不想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