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页(1 / 2)
“便没有见过哪一朝打了胜仗还要赔钱这一说辞的。”赵希言紧接着又道了一句。 “妾不是要让殿下学仁宗。”晋阳公主道,“只是觉得在武一方,陛下是有过一统之功的,殿下就算亲征打到了塞北,也不可能与这一番功绩相比。” “什么意思?”赵希言愣了愣。 “那日你回来与我说乾清宫的事,显然那番话是陛下故意说给杨氏听的,陛下知道,殿下一定会去找杨氏,既然已经有了试探,那么说明,陛下对于殿下的信任,已不像从前了。”晋阳公主道,“不要低估一个具有野心的帝王的疑心。” “陛下了解你,但陛下不了解我,更放心不下我,他对于殿下的不信任,也仅仅是因为我的存在。” 赵希言躺在椅子上,伸腿轻轻摇晃着,忽然想起了之前皇帝与她说的一番话,“难道那天说的话,也是假的吗?” “什么?”晋阳公主将圣旨卷起问道。 “那日进宫视膳问安时,爹爹说,因为我的仁慈,他会向上天祈祷,多留时日,要替我将北方的祸乱清除干净,好将一个太平盛世交到我手中。”赵希言回道。 晋阳公主听后迟疑了片刻,能让一个父亲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改变,这中间的沟壑,已无法填平了,“我的存在,已经成为了陛下选殿下做继承人最大的障碍了,乾清宫曾是先帝寝居,这些时日,夜里当常有噩梦发生。” 晋阳公主望着窗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心病,最是难医。” 【作话】 老燕王:“变脸大赛金牌玩家。” 第172章 翰林学士 燕王赵希言乘车离京,前往北平府督造宫城,后有大臣上奏,以燕王年长,冠礼既成,便该要纳妃,为皇室延绵子嗣,皇帝不为所动,甚至以家事为由斥责臣子僭越。久而久之,上奏的大臣便渐渐少了。 永康元年五月,吏部考绩,迁湖广清史司郎中孙万城为湖广提刑按察使司佥事。 ——武英殿—— “皇爷,翰林学士张九昭求见。”太监入内通报道。 “宣。” 绯袍公服的官员气宇轩昂的跨入殿内,持笏躬身道:“陛下。” “张卿已许久未曾单独来见朕了。”皇帝喝了一口提神的浓茶,“前些时辰还告假离京,都忙什么呢?” 对于皇帝亲切的问话,张九昭抱袖再次躬身,“臣在忙……婚事。” 皇帝愣了愣,显然是有些不敢相信,他望着眼前的臣子,“婚事?” 随后张九昭从袖子里掏出一分奏疏递到皇帝桌上,“请陛下过目。” 皇帝拿起将其打开,仔细的阅读了一番,大惊道:“文卿要娶妻了?” ——一年前—— 燕军攻破应天京城,燕王赵择率军攻入紫禁城,换下旗帜,燕军进入内廷,皇帝却暴病身亡于乾清宫,乾清宫内的宫女太监落荒而逃,殿内只有一名旧臣仍守在榻前,乃成德年间的进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