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33页(2 / 2)

张家四郎容貌俊秀,与其一母同胞的二姊姊极为相似,如同孪生,行刑之期,已十余年过去,仍是个俊秀男子,当年审判的三法司中,大理寺卿下判决时还稍有惋惜。” 赵希言听后轻轻吐了一口气,遂独自一人从后门走出大理寺,乘车离开。 赵希言走后没多久,晋阳公主也从内走了出来,还亲手挑灭了灯笼,小吏见之恭敬的叉手道:“公主。” “她问了你什么?”晋阳公主问道。 “问小人还记不记得安平伯的样貌。”小吏回道,“公主给世子爷看了安平伯的画像么?” 晋阳公主未作回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一日后 成德十三年六月 ——紫禁城—— 长长的宫廊间,行走的青绿官员与内侍宫人见飞鱼服纷纷作揖行礼,锦衣卫指挥使解下绣春刀进入宫中,火急火燎的赶往武英殿。 “高监,”胡文杰快步迈上白色的玉龙阶梯,曳撒的下裙在健步下抖动的飞快,“陛下…” “哟,”高士林连忙将人拦下,拉至一边道:“为册齐王侧妃之事,陛下才与大臣们争吵了一番,这会儿子,正一个人在殿内置气呢,谁也不让进,胡指挥使怎这个时辰过来了。” “有要事要奏陛下,顾不得那么多了。”胡文杰着急道。 高士林也知锦衣卫作为天子在京城及各地的眼线,手中掌握着皇帝所需的情报与机密,遂也不敢多加阻拦与耽搁,“指挥使请在此稍等片刻,小人这就去通禀。” “有劳公公。”胡文杰拱手道。 高士林于是转身跨入殿内,穿过层层屏障,皇帝就正坐在御座上,双手扶额,只是这次桌前的地上干净得没有掉落一本奏疏。 太监迈着小心翼翼的步子靠近皇帝,旋即叉手道:“皇爷。” 皇帝才平复心情见就有人闯入,遂极为不悦的拉着一张老脸道:“不是说了吗,吾要休息,任何人...” “锦衣卫指挥使胡文杰求见,瞧着样子似有十分紧急的事要奏皇爷。”高士林道。 皇帝低头沉思了会儿,抬起手招了招,高士林见之便后退着出殿传唤。 见太监的向内叹的眼神示意,胡文杰便跨入殿内,“谢公公。” 胡文杰不似高士林那般小心翼翼,因揣着一份密报,步子便不自觉的加快了许多,“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