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1 / 2)
“探花郎…”孙氏侧抬头。 “上次探花郎不是还拾到了姑娘的金簪么,姑娘回了家后一直夸赞来着。”婢女又道,心中似燃起希望。 孙氏微微皱起眉头,思索道:“探花郎看似温和,但内心藏有太多事了,若要相比,燕王世子的心倒比他要好猜一些,况且,他不是快要做侍郎府李家的女婿了吗?” “可是奴听说李家小姐看不上她,嫌弃他出身低微。”婢女回道。 “李家小姐…”孙氏抬头往右侧六科侍郎席望去,竟发现卫王出现在礼部侍郎李文远之女的旁侧。 “李家小姐出身世家,一个是皇后殿下的本家庶出,另外一个则是汉王殿下生母的本家嫡出,京中极权贵之家,莫过于侍郎府了吧。”孙氏道,“她清高也是正常的,有这样好的家世,又怎愿嫁一个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呢。” “姑娘虽不看中家世,但是能入姑娘眼的人,真的存在么?”婢女不解道。 孙氏轻摇头,忽然变得有些惆怅,因为家中女眷少,周围座次便空荡荡的,“我不过是不甘心罢了,身为女子的…” 孙氏低下头,抚摸着手腕上的镯子,“宿命。” 婢女便知道自家姑娘又想起了伤心的往事,遂蹲下来伸手安抚道:“姑娘-->> 替主母将内宅中馈操持得这般好,主母泉下有知,必然欣慰。” “是啊。”孙氏将镯子与悲伤的情绪一同藏起。 “圣驾至!”一道极阴柔的男子呼传声从围场北端传来。 没过多久皇帝的仪仗队便从北侧的东边走出,还有数十穿飞鱼服的锦衣卫贴身护卫,皇后的仪仗紧跟其后。 皇帝走至御座,尽管两鬓斑白,今日却显得格外有精神,见熟悉的年轻官员站在御座左侧陪驾,皇帝和蔼的笑了一下。 “陛下。”张九昭叉手道。 “卿今日来的可早。”皇帝笑道。 “蒙陛下圣恩,容臣伴驾,微臣惶恐。”张九昭战战兢兢的回道。 “卿很像吾的一位故人,看着也是倍感亲切。”皇帝又道,“正好你又与吾子同岁,吾是你的君,也是天下所有人的父。” “君父,”张九昭深揖道,“端午安康。” 皇帝稍楞,因端午宴开在早朝,皇帝又是从乾清宫来的,故而还未有子嗣与嫔妃与其道上一句安康。 皇帝闻之龙颜大悦,群臣皆楞,就连皇后也十分诧异。 高士林站在一旁笑眯眯道:“许久没见陛下笑得如此开心了。” 皇帝叉腰指着抱袖于头顶半弓腰的臣子抖了抖手指,“卿若真是吾子,大明的江山便后继有人,又何来如此多愁苦呢。” 皇帝毫无顾忌的话一出,再令众人震惊,尤其是以李皇后为首的李氏一族,以及坐在离御座最近的皇太子。 晋阳公主站在座次上眉头深陷,燕王世子赵希言随于侧,撇笑道:“看来陛下之心,并不信任东宫可承大统,怪不得公主会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