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85页(2 / 2)

还曾去拜谢过,不过没多久便被世子赶了出来。” “哦?”齐王妃不解,“他既肯帮你,又为何还要赶你。” 张九昭摇头,“这也正是在下不解之处,世子觉得下官可疑,因为廷试的名次与会试相差太大。” “会试与廷试名次相差大者,自开国至今比比皆是,这世子的脾气倒是古怪。”齐王妃道。 “可不是吗,”张九昭故作委屈道,“下官好心答谢,却落得如此下场,不过离开时世子还问了下官一句话。” “什么话?”齐王妃问道。 “世子问下官,入仕是为了什么。”张九昭回道。 “那张大人是如何回的呢?”齐王妃又问道。 “辅佐贤明君主,治国□□,”张九昭合着官服袖子,闭眼弓腰道:“世人皆有私心,换作谁,都是不愿辜负青春与葬送年华的,因而昭入仕,只为辅佐君王。” 齐王妃听后,睁眼再次细细打量张九昭,“大人不愿将后半生作为赌注来站边,可是朝中的局势并不容大人明哲保身,大人的话,换个意思便是,大人看中的,必然为君?” “昭,不敢,”张九昭连忙推辞道,“昭乃一介书生,岂敢断定国家之未来,朝廷之储君。” “听闻先生与吾夫君同岁?”齐王妃问道。 “回王妃,是。”张九昭点头。 “先生的胆量与谈吐,还有气质与见识都不像是昌定元年生人。”齐王妃惊艳道。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张九昭作揖道,“下官虽出身苦寒,却也有自己的抱负与读书人的风骨。” 齐王妃忽然抬手掩笑,“世间险恶,莫过于人心,而这官场之上便聚集了看不见的人心,不知大人是否能一直守住这,文人风骨。” 随着旁侧殿廷响起钟声,齐王妃往楼底瞧了一眼,“时辰不早了,殿下。” “哎,”一直静静倾听的齐王走上前应道,“娘子,走吧。”离开时还不忘扭头朝张九昭回了个笑脸。 张九昭作揖,目送二人离去,直到走下城梯方才直起腰身,又朝午门方向望了一眼,恰巧见到了与晋阳公主一同入宫的燕王世子。 齐王扶着齐王妃走下城楼,“娘子今日与先生怎说了这么多话,像打哑谜一样。” “此人城府极深,可用但不可全信,而且要保证不会为他人所用,若是不能,当除之后快。”齐王妃提醒道。 “可他是爹爹的人。”齐王颇为有些为难,“陛下选他做了庶吉士,又让他伴驾,我若动手,恐怕…会惹陛下会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