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2 / 2)
部会试锁院时间为辰时一刻,如今还有半刻钟,大人岂能拒我于门外。”举人争辩道。 “本官名册已定,今日赶考的,即便是公卿子弟也无不是天黑就等在此,汝耽搁迟到还要狡辩,来人呀,给我轰出去。”官员怒道。 “谁敢,我是州府举人,有功名在身。”举人对几个朝他逼近的吏员斥道。 “既然时辰未到,大人理应允他入贡院才是,若因此事真的耽搁而一纸诉状都察院,大人岂不自毁前程?”缓缓靠近的马车上下来一人,乌靴轻踏车梯,织金红袍配上玉带,高于郡王的服饰装扮让官员一眼认出,旋即趋步上前。 弯腰恭敬道:“下官不知是世子车架,有失远迎。” “多少书生为此扇大门寒窗苦读数十载,大人是过来人,又何苦为难读书人呢。”赵希言道。 “世子说得极是,”官员附和道,旋即抬起头朝吏员道,“素素去追回举人名册,房号还剩吗?” “回大人,还有十余间。”吏员回道。 很快,吩咐吏员便将刚送走没多久的名册追回,“大人。” 于是官员重新坐下,“举人名讳。” “鄙人姓张,名九昭。”举人回道。 “户籍。”官员又问。 “原长沙府湘阴人士,成德九年会试落榜后迁居绍兴山阴。” 官员抬头看了一眼举人,旋即提笔写之,“难怪看汝年岁也不小,原来是因前次落榜未中,又是一个三年过去了。” “考生不才,成德九年第一次赴试便名落孙山。”张九昭并未恼怒,依旧客气答道。 “湖广宣承布政使司所辖极大,但南方的官员却极少,张举人祖籍长沙,离布政使司衙门武昌府极近,以乙榜举人之名,为何不留在长沙候补地方官职,而要到这会试上与万人争辉。”官员又问道。 “考生虽不才,但也知举人出身与进士出身的差别,遂也想博一个两榜进士出身。”张九昭不加掩饰道。 “好了,”官员将房号没轻重的放在桌沿,“一万零一号,你进去吧。” > > “多谢大人。”张九昭并未携号立即进去,而是转身朝燕王世子赵希言作了深揖,“多谢世子替考生说话,时间匆忙,待会试结束考生一定登门答谢。” 赵希言只是对着一笑,“愿张举人此次会试能一举中第,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