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700章 论文的争议(上)(4 / 6)

19世纪仰光的老教堂地下室里的传教士日志,不足以去支撑“史上第一位印象派女画家”这么重要的结论。

有些人认为那本传教士日志的真伪,有问题。

还有些人认为。

不光是那本传教士日志,连同那张《雷雨天的老教堂》的油画,都很有可能是假的,都是杀猪盘。而刘子明。

他便是这最后一种。

和很多研究者更关注文献考据和艺术风格演变不同,刘子明本身就是一位水平非常高的一线艺术家。

他们四个师兄妹里。

两位女弟子,唐宁心最大,反而涉猎最少,她从入门那一天就奔着接自家老师的班去的。

所以她只画中国画。

不到二十岁就已经登堂入室,行笔用笔,皆是大师风范。

魏芸仙偶尔会画一点水彩,但并不算主业。

倒是两位男弟子,林涛和刘子明,都是中西合璧的那种,东方西方两种审美风格的作品,画的皆是不少。

林涛是带艺投师。

早在他拜曹轩为师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蛮不错的油画底子了。

而刘子明是家境始然。

他和安娜类似,从小就什么东西都会学,很多方面都多有涉猎,而且水平都很高。

林涛是央美的大教授,日常会接触到各种最前沿的艺术理论和学界观点。他的个人创作方向也是很国际泛儿的。

先锋主义,抽象主义的作品,林涛都会画,也都有相关的研究。

而刘子明的绘画风格受他自己的审美癖好所影响。

他更爱那些老旧的油画风格,喜欢早期画家那些结实而凝练的笔触。

酒井大叔的创作方向偏向新古典主义油画,在当下的主流艺术界,酒井一成这样的已经属于很“老派”的画家了。

而刘子明的创作方向还要老。

他偏向于最传统,最old school式样的正统原汁原味的古典主义油画风格。

追求那种笔触之间完美的几何形状、节律和秩序感。

“他落在画纸上的每一笔,都像是用最精确的尺子量出来的。”——这样的形容在艺术领域,未必是称赞。

得分人。

要是是对那些讲究灵性、自由、笔触随意舒展的绘画流派的画家这么说,人家可能会以为你在骂他。

要是对走古典主义,或者蒙德里安这样非常讲究用笔控制力的造型派油画家。

这样的形容,基本上便可以当成一种由衷的称赞了。

论油画用笔功底的扎实程度。

刘子明应该是同门的师兄妹中最好的那个。

《油画》杂志的买手指南的推荐语上,便说刘子明的作品笔触粗糙处不驽钝,光滑处够灵动,打破了油画速写与精细绘画之间的界限——这原本是学界用来赞颂伦勃朗的说法。

如果顾为经用书画鉴定术看过刘子明近些年来画展上的那些油画,那么按照系统的评价标准。

他的用笔能力至少已经达到了「大师二阶」的水平。

且不是初入这个境界。

以刘子明毒辣的目光,即便论文上的只有一些照片,他还是扫一眼就看出了那幅《雷雨天的老教堂》的水平很高。

不俗气。

不管别的怎么样,至少那张油画,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