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何为妙笔生花(1 / 4)
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
每当赤着脚踏在白色贴砖的地面,感受着白昼所留下的热意,总有一种来自历史源头的温度,从脚下熨贴而出,从下到上慢慢的渗入你的骨髓的感觉。
传说中这座珍藏着8根佛祖发丝的金塔,在本地历史叙述里,由奥加拉巴国王下令工匠开始打下地基的年代,是东夏的周朝。
那年齐桓晋文还在争霸,甚至连释迦牟尼本人,都还在恒河流域讲法。
神话传说里,在它动工的那个春日,天空中刚刚下完一场大雨。
地上的水泊在温暖的夕阳下,反射着绚烂的金光。
当人们路过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原来佛祖的伟力将所有的水泊都变成了金砖。
在这幅画之前,站的久了,就能感受到这幅画的神奇吸引力。
密度还是有点太高了。
顾为经借系统提供的《摩诘手记》知识卡片的光,在色彩调配上占了很大的便宜。
他在颜料搭配上下了极多的功夫,并融合加入了自己独门的创新。
雷阿诺在绘画特点上,是非常典型的受到了西方艺术界的前辈色彩大师德拉克洛瓦与居斯塔夫的影响,创作上把传统色彩与印象主义方法相结合。
东南亚的寺庙,奇奇怪怪的事情多了去了,隔壁泰国还有贝克汉姆庙,皮卡丘寺呢。
他也可以用笨法子,尝试摸着石头过河。
它存在。
当顾为经赤着脚,站在寺庙里遥望远方夕阳下的塔尖的时候。
顾为经也只在九年级的时候,跟随德威的游学活动来过一次,春节时参加古迹修复项目时来过一段时间。
硬要说曹老画的更好,未免是不讲道理的吹牛皮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
或许是错觉。
顾为经并没有敢一上来就鲁莽的用书画鉴定术来拆解这幅画的细节。
从它开始建造的那一刻。
但那应该不是佛陀将雨水变成了黄金,而是真正的黄金在雨泊中反射出的辉光。
小气!
还有什么比这幅就在家边,现成的《礼佛护法图》更好的学习对象呢?
他无法复制《礼佛护法图》的情绪,也很难靠着单纯的临摹来走捷径。
它自己的旧都也被英国坐着铁甲舰而来的殖民军队的攻破,变为一地瓦砾。
素描的破境任务,要求顾为经在绘画过程中维持住呕心沥血(圆满)乃至妙笔生花的情绪水平。
认真想想。
在那几周的短暂相处中,顾为经更多的是以一种跟在曹老身边打下手的小跟班的身份,在那里高喊“666”,惊叹曹老先生用笔的炉火纯青,对细节处理的妙到毫巅。
至少,
艺术家一辈子所求的,不是就把作品摆进著名场馆,让千万来往观众们欣赏叹服么。
这依然给了顾为经一些cosplay顶级大画家所带来的山巅风光。顾为经又享受了一会儿旁边那对大学期间过间隔年(注,学期间休学旅行一年),大概是跑来探访东方风情的墨尔本大学双胞胎兄弟的赞叹。
纵使他很清楚,那些赞叹的对象是曹轩而非自己,他仅是大腿上的的小挂坠。
这让他很快乐。
大金塔本来就是仰光最重要的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