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我是曹老的接班人(2 / 4)
以《油画》杂志社编辑的身份采访您,若是没记错的话,那应该已经是六年前在苏杭水乡了?”
唐宁的师公是晚清光绪年间成名,曹老先生也和唐宁一样,是他那一代的师兄弟姐妹里最小的一个。
在完整的封面长篇报道放出以前。
“让我谈回刚刚的话题,当年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评论界几乎是众口一词的将它称之为‘传承’,上一代大师牵起下一代大师的手。”
从私人关系上来说。
师兄弟姐妹每个人提起曹老的名字,都像是提其一尊让他们又敬又怕的大菩萨。
“单场拍卖会2.6亿港币,单张作品五千四百万港币的奇迹。”
从下榻的酒店到出行购物,24小时无死角的有狗仔蹲守。
这年头谁不喜欢采访更有话题度的大艺术家?
聚光灯不围绕他们转,围绕谁转?
这句话既是恭维,也是真情实感。
【我的老师比达利和安迪·沃荷更强】——这句话由普通人说,大家都只当是哗众取宠的疯人梦呓。
找到了那则应该是林涛示意他看一眼的采访。
良久。
她有点像民国时期的当红女星胡蝶中年时的模样,五官严肃中略微带着点小女孩气,穿着一身没有牌子的灰色薄风衣。
她和曹老的亲近程度,甚至要更甚于和亲生父母的亲近程度。
双方都是亚洲艺术圈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上流人士,语气间的交谈非常熟络。
“当然……”唐宁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
收藏家就会更加天然的认为,唐宁的作品更加有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
唐宁很有镜头感的一指摄像机。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距离我们也只有五百年的时光而已啊。”
“是的,我千禧年左右的时候,差一点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油画》封面人物,遗憾的是——”唐宁插嘴。
“时至今日,曹轩大师已经正式宣布封笔,而您几乎已然成为了中生代画家中,身价最高的那位。”记者询问道:“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从今天开始,您已经正式接起了曹轩老先生手中画笔,由他的关门弟子,正式成为他的艺术衣钹的继承者?”
同样年纪。
唐宁耸耸肩:“文艺复兴算什么,我们的画的画,要至少再去被讨论一千年。”
“但无论怎么说,一个传承十九世纪光绪年代绘画技法,绘画巅峰期从二十世纪延续到二十一世纪,要到二十二世纪才有可能盖棺定论的绘画宗师,世所罕见。”
记者大笑:“抱歉,你知道我们是一家中立的艺术媒体,可不敢赞同这么有,有‘话题点’的说法。当然,我也不能否认,这个答案如何,恐怕真的得等到一百年后的人们才能回答了。”
《油画》杂志封面人物最年轻的记录是一位意大利画家,他也是威尼斯双年展上历史最年轻的获奖者。
这么多年来。
唐宁年纪小的优势不仅在于,她是曹老的关门弟子。
能够登上《油画》杂志封面人物。
“精彩,这段论述真的太精彩了,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要把它放到专栏采访的最开头。”
圆脸的女艺术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