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二百二十五章 曹老的期望(2 / 8)

的东方地毯,十英尺不到一小块,就轻易能卖出上万美元的价格。

可无论古玩字画多么畅销,卖出了多少张织物地毯。

西方美术界一提到东方艺术,永远总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古怪凝视。

也真未必谈的上什么歧视。

与其非要形容成是《霍元甲》里,两百斤外国大力士对于中国功夫的那种不怀好意的嘲弄。

不如说金发碧眼的外国艺术学研究专家,在欣赏东方艺术的时候,就像是摆弄一具生物学家解剖台上供人研究的尼安德特人的生物标本,或者埃及帝王谷所挖掘出的精美木乃伊。

他们似是在看一种已经死去的潮流……

“看看,他们的身体非常强壮。”

“鼻子又高又宽,推测他们能在冰雪天气里高效的呼吸。”

“哇塞,看看这颅骨,我觉得他们的脑容量甚至应该和我们智人达到差不多的水准。”

曹老说不清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

但他知道自己从来都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如今东夏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美术市场之一,西方人喜欢接受东夏的钱,却不喜欢接受传统东夏文化所塑造出的新一代艺术家。

即使在亚洲。

欧美收藏家更喜欢日本文化,日本人也把印象派当成半个自家女婿并以此骄傲自豪。他们更喜欢韩流文化,七十年代的韩国单色画派潮流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了现代艺术的发展轨迹,当代艺术更是称的上异军突起这四个字。

而世界当代美术画坛上,缺乏来自东夏艺术的话语权和发言权。

缺乏来自古老东方足够振聋发聩的美术声音。

曹老年轻时是如此,这个时代也是如此。

百年间改变了无数的事情,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国力,唯独美术话语权和东夏艺术的世界影响力,却没有本质的变化。

甚至齐白石、黄宾虹、吴冠中、赵无极等等这些曾经在西方引起热潮的老一辈艺术家的名字也逐渐在时间中所熄灭。

一个接着一个故去。

作为从那一代人中活到今天的最后一只古老幽魂,曹轩老先生在注视着一代代的年轻人,希望找到一个足够强的接班人。

他在等一个能够替他见证下一个百年,能够在未来的世界中,用手中的画笔掀起世界的狂潮的后辈。

等了半个多世纪,死死的留在世间不愿撒手离去,曹轩觉得,他依然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那个人。

被崔轩祐拒绝,他真的一点也不生气。

对方愿意教外人也好,不教外人也好。

他能教出自己的儿子小崔这样受到媒体关注的带着东方印记的新一代小画家,本身就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