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二百一十六章 汉克斯的大发现(4 / 6)

全晾干后就刷层保护画面颜料的光油膜,装裱进画框或者卷进收纳筒里,要是觉得没必要,就铲掉二次利用。

“就是它了。”

汉克斯将画室靠着墙的一个小画架翻过来,看见的第一张就是那张他几天前在酒井教授手机上看过的作品。

当时照片上的还仅是一张底图,现在这张画稿已经被全部完成了。

在现场直接看真正的原画,

汉克斯心中立刻又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感受。

“线条优雅,笔墨清爽,确实很不错哈。”他在心中暗自点头,脸上却摆出一幅一般般的表情。

他看了一会儿,从口袋里拿出了个黑色的卡片机镜头一样的方形小盒子。

艾迪泰克公司生产的3R-MSA600S型书画艺术鉴定便携式显微镜。

山楂饼干般轻飘飘的小玩意,亚马逊上售价2000美元一台。

这玩意一般是和别的作品里的相同艺术家签名,彼此对照观察,确定画作真伪用的。

支持5倍、30倍、200倍变焦。

汉克斯将显微镜的夹在手机壳上,把它下方的小尾巴通过typeC接口连接到手机充电口上。

他调出镜头的图像,扒在画布前,一点点的看过去。

然后当着顾童祥的面,让翻译把自己在楼下画廊里挑出的三幅老爷子的画,放在旁边,也看了看。

“应该不是捉刀代笔。”

汉克斯暗自点头。

普通欣赏画作用不着显微镜。

他刚刚是在确定顾为经和顾童祥两个人的用笔习惯。

写字有字迹鉴定,画家的笔法也有笔法的鉴定。

人物眼神的线条勾线处理,边边角角的色块顺逆时针的用笔方式……现在有些学术观点认为,这些小的细节要比签名更能确定一幅画的作者身份。

达芬奇的那幅拍卖了五亿美元的《救世主》,判断到底是不是达芬奇的画的时候,大英美术馆的专家们就采用了相似的方法,对照《柏诺瓦的圣母》与《抱貂女郎》两幅历史上传承有序的达芬奇真迹,进行了笔迹认定。

当然,

这种显微鉴定方式的是否具有足够说服力,至今仍然有很大的争论。

汉克斯发现这幅画和顾童祥的作品,在大的笔法上有颇强的相似性,俩人本来就是爷孙,这也很正常。

好在在小的用笔习惯上,不同的地方还是挺多的,应该不是一个人的画。

“让顾为经回家后,给你在眼前画两笔。打个造型什么的,你看看他的线条、造型、色彩功力,不就得了?”

顾童祥在一边看着汉克斯忙活,不由得说道。

“不耽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