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91章 天书!不死之药!(2 / 4)
虽人烟稀少,却仙气飘飘。
徐福猛然大笑,“吾之心诚也,天人!天人之所见也!”
“不过,某可以猜!”
且这短短的几语中,想必都是专业的东西。天人断不可能耗费精神写些无用的东西。一说到专业,自然就对应了二人皆是门外汉。
却不想徐福竟然能直接念出来!
虽说有些吞吞吐吐,或者不确定的感觉,但他似乎是能看出大概意思的。
扶苏神色平和转向蒙恬,微微抬眼。蒙恬便从怀中取出天书。
越是想紧盯着看,头脑便会越发昏沉,甚至有干呕之感。
毕竟未曾亲眼见到神仙之姿,加之在海上行驶已久,头脑昏聩。有时也会想,究竟是真的得遇神仙还是仅仅只是神仙隔空授法?
谷丹二字的后世简体,实际上跟小篆几无区别,故二人一眼就能够认出。
“今窥天人之道,乃往琅琊……琅琊。”
看来蒙恬所言不错,吾所遇之神仙,正是云梦山之天人也。
此等地方,恰是最适宜神仙所居。
始皇帝分明已经统一了文字,大抵是因为天人不受制于始皇帝。故其字亦不同也。
每次沉下心来决定要好好看,便会一口血从胸口逼出,喷在这些字上。反复如此,也只是从中悟到了一些东西,那是一种极为玄妙之感。似一缕魂飘飘欲仙,非言语所能传。
于是两人看了几日,有时能瞧出一两个字,便想顺着去猜前后的意思。但凭此法讲究的是一个概率,猜不准的可能还是极大的。
且上将军蒙恬说那位乃是天人!
或许于旁人而言,神仙同天人并无所差,其实非也。方士修炼之大成者,可为神仙。
顺着往下看去,‘此书,为吾未入道时所悟也,今留书于此,以待有缘者。’
徐福对炼丹并未有很高的兴致,许多方士喜练丹,因丹最能挣钱。
楚地巫蛊之术盛兴,甚至连乐亦同鬼神之事息息相关,三闾大夫屈原便有《招魂》一曲,用于祭祀。楚人无知,相反,他们对神灵敬重,神灵亦世世代代庇佑楚地。
蒙恬道:“吾等手中,有天书一部。”
‘吾于山中练气,不知人间日月。今窥天人之道,乃往琅琊,寻天地大药以练之。’徐福眉头深蹙,此中字迹并不是一眼便能认出其字,他亦是对着前后字猜测了一些。大抵意思应当是矣。
只可惜神仙并未完全相授,亦或是,吾尚未悟透。
其中内页更是细滑,即便是公子扶苏上身的衣物,恐都不能与之比其丝滑。
虽说磕磕巴巴,但也是读了下来。
徐福虽不喜,但也说不上厌恶。
蒙恬才道:“此天书乃是云梦山上的一位神仙所留,吾等到时,天人正说要往琅琊去。此天人或与尔在海上所遇神仙乃是同一人。”
他确是得到了神仙授法,遗憾的是,并未亲眼目睹其容颜,只因授法全程皆是在梦中。虽说有些遗憾,却也不敢多想,能被先让你授法,已是天大的恩赐!
“不过,毕竟是一脉相承,虽然大部分字都看不懂,某还是能够从少数几个认识的字中,猜出天人所言为何物。”
或许于旁人而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