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76章 竟然是真方士?(3 / 4)

仙山。然月前,遇龙吸水,余之大舟撞礁石破碎。幸存之人不得不改以马船为座舟。”

“然过数日,余牵星失误,误入吞舟鱼群,龙吸水后残余之数十人尽入鱼腹。余之卫士冒死跳下与巨鱼搏杀,余侥幸独活。”

纵使是在昏迷中,徐福亦忍不住痛哭流涕。

他只觉得无尽的疲惫涌上心头,满腔的委屈与不甘,不知道向何人诉说。

他乃是琅琊人氏,自小便在海边长大,听多了仙山的传说。

随后他又师从于鬼谷子,学阴阳,学符,学术,于琅琊地颇具声望。

始皇帝二十七年,大召天下方士。徐福虽然亦知丹术,然而他所喜的乃是观星,精通牵星之术。而生平最大的愿望,便是出海寻访传说中的仙山。

故始皇帝二十八年,徐福离开琅琊,应召入咸阳。随后便向始皇帝进言,欲寻访海上仙山,找神仙求药。

仙山的传说在琅琊流传已久,琅琊县乡民口口相传,绘声绘色,皆言祖上曾见过海中仙山。

其中既有高悬于天上的,亦有天气极其晴好之时,于琅琊台,珠山等高处看到海中极远处隐约露出的仙岛。

旁人听过便罢了,然而徐福不同,他学阴阳,知牵星!

牵星里有一个关键的知识,那便是看星星高度,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来确定方位。

故此,徐福虽然作为秦人,尚且不知道脚下乃是一个大球,有曲面,亦不可能理解这种理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运用角度这个关键因素。

便如琅琊人出海打鱼时,岸边之人若是一直盯着看,会发现渔船前行一段距离后,船身就开始隐没在水线之下。

随着渔船渐渐进入海中,若是天气晴好,便可见到渔船一步步彻底隐没到水线下的景象。

此时若是登高,又可以重新见到整艘船。

船如此,那么仙山,是不是亦如此?

若是海上仙山距离琅琊台甚远,那么无论天气如何晴好,它都在水线之下,根本不可能为琅琊人所看到。

而既然能看见,说明仙山距离琅琊并不远,就在琅琊外海!

而且极有可能,就在琅琊外海百五十里范围!

这是徐福根据牵星术算出来的,对此徐福很有信心。

而事实亦验证了他之猜想。

只可惜,终究还是功亏一篑。

一路上风暴,巨鱼吞舟,龙吸水,疫病……

原本皇皇船队,最后仅仅只剩徐福一人以生螃蟹为食,挣扎求生。

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见仙缘。

然而,却不得靠近!

……

说话的,自然是秦天。

他方才问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