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75章 东海悟道,始皇的寻仙使(3 / 4)

》乃是后世神医李时珍所编写,秦人自然不知。然而赵高李斯之流,皆为见识广博,极度聪慧之人,他们纵使不知蛟有能布蜃者,亦能够猜出端倪。

至于胡亥……

作为一个以残暴留名千古之人,区区天有二日,他又岂会惧怕?

“此为灵蛟人间之劫也,不过亦是小白机缘之所在。”

秦天眉头微动。

他早在入道之前,就自行领悟了命符丹三术,其中命,便是所谓的命理。

然而命理乃是天道掌控,秦天虽略有所感,以他连天人境界都不到的能力,要想洞彻世事,显然还是力有不逮。

他能够算出,小白此次有大危机,毕竟它尚且只是一条幼蛟,而面对的乃是一统六国的大秦铁骑。

若是它离开琅琊台,尚且还能利用大海逃遁,然而秦天给它的指令却是让它呆在琅琊台上,庇护一方之民。

不过,虽然危机甚大,小白此次,亦是有惊无险。甚至能够利用这次危机,更进一步。

只不过为它扭转这次危机,甚至将之化为机缘的人,究竟是谁呢?

一道灵光陡然在秦天心头乍现,他转过头,看向西侧。

下一刻,一抹笑意在他脸上浮现。

“居然是他!”

……

距离秦天不到十里的海绵上,一艘小船正在艰难地前行。

小船已经极为残破,显然已经经过了不少风浪。这是一条极小的船,长不过三丈,上面有一个低矮而破败的船篷,带着明显秦船的方正风格,显然是大秦水师的小舟。

这种小舟一般是用于大船之间的通信使用,秦军称这种船为“马船”,因为除了通信外,它最大的作用就是于大船不适合靠岸的地方,运送马匹登船或者靠岸。

如此小的小舟,只有在船队的庇护下方能在大海上航行,否则随时都有被海浪掀翻吞噬的危险。

然而此时这条马船周围数里,却根本没有任何大舟的影踪。

别说方圆数里,方圆百里都不会有,因为大秦水师此时正奉命于在扶桑南部,沿着鹿儿岛一路南下。

这意味着,操舟之人不仅仅胆大包天,而且运气极为不错。

当然,亦有地理之因。

琅琊郡本就三面环海,按照后世说法,乃是一个突出的半岛。

而此处距离琅琊台不过百里,而且并非是向东百里,而是向南。

虽然对于秦人来说已然是海外无人可踏足之处,但是实际上,此处尚是琅琊近海。

此处按照后世的叫法乃是黄海,只是黄海之名一直到距秦朝两千余年后方才出现,在此之前,此处一直都被叫做“东海”。

东海北部为琅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