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50章 朕之所见可为仙山?相遇始皇帝!(3 / 5)

又听闻始皇帝一路行来,乃惩治不法,绝平冤狱,所过者若有大治。

然而纵使是始皇帝今日至此,那些被巨石压死,修建宫殿累死,被日头晒死之琅琊青壮,能活过来乎?

且,播种并非是下雨便可,而是需要下过雨后数日,地气恢复,方可播种。

而县中青壮皆在修石道,播种全靠妇孺。

虽然农时尚有五日,但是若今日不雨,今年,休矣!

至于祭天……

有用吗?

天若不仁,吾等黎元又当如何?

去岁琅琊就曾遭旱情,只是不曾势大,亦未曾误农时,故收成虽略减,尚能活人。

去岁冬时,少端就曾率领琅琊县人向四时之神敬献,乞求今年风调雨顺。

结果,今年自开春以来,却不曾下一滴雨!

然而,率领一干老朽以及稚子祈雨,已然是少端唯一能做的事!

他陡然发出一声大吼:“献舞!”

二十余幼童瑟缩地走了出来,他们脸上此时都戴上了一个树皮面具,看起来有几分狰狞,又有几分可爱。

“铛”地一声暗哑响声,却是有一名乡老敲响了手中一个小小的青铜钟,而场上的幼童也开始在乡老的指挥下,围着祭台,开始做各种小儿蒙昧之状。

按照礼法,祈雨需有黄钟,奏大吕。然而琅琊县穷弊,在场更无一人有资格动用此等礼器,只能以铜钟替代之。

而幼童们,此时正是在扮演山鬼,此乃是所谓的傩舞。傩舞乃是起源于华夏共祖黄帝战蚩尤之事,乃是周朝国礼。

周天子每年都要行傩舞之祭,调理四时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生。如此,遂成祈雨之成例。

稚子们不知忧愁,一开始尚有几分瑟瑟,害怕彼此脸上之山鬼面具。然而片刻之后,童心渐起,开始嬉戏打闹,一片天真烂漫,甚有山鬼之意。

然而此时却无人欣赏童子们的傩舞,乡老们都面带忧色,又有几分期盼地看向少端。

少端亦深吸了一口气,他突然举步向前,双手举过头顶,虔诚地挥洒几下自己的衣袖,狠狠地扑倒在尘埃里。

“上邪!”他声音凄厉地开口。

“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他声音略有些哽咽。

“宫室崇与。妇谒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少端继续向祭台祷告,满腔悲愤。

“苞苴行与,谗夫兴兴。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少端已然泪流满面。

上天啊!

难道是政事不调顺,使得百姓痛苦不堪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