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111 不错,李恢此人,可堪大用。(3 / 4)
撤走后那群山贼又会从新回来袭扰劫掠,令人苦不堪言…”
何思安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难题,自己这边刚刚引用现代那套体系建立了出版司,工匠们也在连夜雕刻模具,这个时代科技虽然落后,但并不代表人的智慧就低于现代人,如果不趁着这个时机大赚一笔,等到那些大商人或者其余诸侯反应过来时,便会失去难得的先机。而且…
“德昂可有何建议?”何思安看向李恢开口询问。
“恢觉得,此事势在必行,而且越早越好!”
“哦?”何思安诧异的看向李恢,没想到对方态度如此坚决。
“德昂但说无妨。”何思安饶有兴趣的说道。
“往小了说,打通此路可以互通有无,也算开辟了一条新商路,而往大了讲,殿下与曹操或袁绍迟早会有一战,而殿下与刘表大人同属皇族,更需要相互扶持,所以打通永安一线,宜早不宜迟!但具体如何做,殿下还需与法正大人以及徐庶大人一同商议。”
何思安也不得不佩服法正的眼光,不愧是可以胜任一国宰相的人物,看人的眼光果然不赖,李恢寥寥几句便点明当前局势,更是会审时度势,没有越俎代庖。
对李恢一番勉励后,李恢便告辞离开。
“孝直…元直…”何思安缓缓起身。
半个时辰后,贾府
虽然来到成都后,何思安与贾诩在关于南征孟达一事上产生过分歧,但何思安对贾诩却从未怀疑过,无论从谋略上,亦或是忠心上!若说何思安能够取得如今成就谁的功劳最大,那么非贾诩莫属!
“先生,思安来给您请安了!”何思安躬身一礼!
“诶~殿下多礼了!”贾诩微笑扶起何思安。
两人一阵客套过后,何思安便说明来意,并将之前与李恢交谈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讲述给贾诩。
“不错,李恢此人,可堪大用。”贾诩点点头,随后继续开口:“那殿下觉得下一步该如何做?”
“如李恢所言,应尽快打通永安一线,不过还需提前知会刘表,言明其中利害,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至于派兵剿匪,飞燕叔与臧霸等人善于山林之间的战斗,定可毕其功于一役!”何思安说完,看向贾诩。
后者却没有回答,而是笑着开口:“殿下可否将元直请来,诩想听听他的意见!”
半个时辰后,徐庶听完前因后果,见其余两人都看向自己,知道何思安与贾诩想要考教自己。
徐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闭目沉思,随着思索的时间越来越长,徐庶的眉头皱的也越发深刻。
大约一炷香后,徐庶长叹一声,随后睁开双眼,开口第一句话竟然与贾诩不谋而合,甚至一个字都不差:“不错,李恢此人,可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