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854【针锋相对】(2 / 4)
廷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当时下官便怀疑这是国公所为,然而大行皇帝仍然选择相信你,毕竟你这些年为大齐立下很多功劳,谁都要夸一声国之柱石。”
说到这里,他面上浮现愤恨之色,咬牙道:“倘若大行皇帝不那么信任你,又何至于今日之乱!”
其实这也是一部分朝臣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放眼朝野上下,有能力做出弑君大案的人委实不多,有动机这么做的人更少,毕竟天子在位这两年来,既未凌虐百姓,又没苛待官员,甚至都很少杖责宫人。
只有陆沉因为权柄太重,已经让天子难以接受,君臣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到了公之于众的地步。
换句话说,陆沉弑君这件事不是没有可能,即便这里面还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比如陆沉如何能够将手伸进宫闱,驱使那么多人为他效死。
人在极端愤怒之下,很难保持清醒的理智,这就是景庆山和一部分朝臣此刻的状态。
当然,光靠这些推测不可能给一个实权国公定罪,景庆山看起来更像是发泄心中的怒意。
许太后对此心知肚明,所以她依旧高高在上地坐着,并未顺势插话。
而宁皇后此刻的心情极其复杂。
因为先前陆沉在后宫两次关键表态的缘故,她对这位年轻臣子十分感激,否则若是让李宗简继续留在后宫,亦或是让许太后日夜带着李道明,她知道自己一定无法扭转局势,必然会辜负和天子的夫妻情义。
当她听到景庆山一连串的质疑,不由得暗暗攥紧了手,定神看向依旧渊渟岳峙的陆沉,希望他能够将景庆山驳倒。
陆沉在这个当口自然没有再去关注宁皇后,他先前做的那些事不单单是为将来考虑,更不是突然同情心爆发可怜孤儿寡母,而是必须要在定北军和飞羽军到来之前,延缓迟滞许太后和李适之的谋划。
他环视神情复杂的朝臣们,冷静地说道:“景尚书之意,因为我和大行皇帝存在一些矛盾,所以我就要先让人杀死丁会,再做出弑君这种胆大包天的事情?”
景庆山直言道:“无论如何,伱身上总有嫌疑!”
“那好,我也问你几個问题。”
陆沉目光微冷,高声道:“依照你的污蔑,本公显然早就怀有不臣之心,绝对不可能是临时起意,否则本公如何能指使大行皇帝的贴身宫女,是也不是?”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推断。
刺驾弑君可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情,没有提前几年密谋筹备,绝对无法做到这一点。
景庆山当然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只能点头道:“是。”陆沉冷笑一声,漠然道:“照你这么说,我为何要回京?”
殿内一片死寂。
景庆山语塞。
许太后的脸色不太好看。
便在这时,一个镇定的声音响起:“秦国公果然能言善辩,不过在下官看来,即便景尚书的推断没有真凭实据,亦不能洗去国公身上的嫌疑。如今刺客不见踪影,不代表国公就能安稳无忧,因为大行皇帝早就发现了你的不臣之心。”
群臣循声望去,只见是锦麟李氏之主、吏部尚书李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