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549章 星球大战计划(第一更,求订阅)(2 / 4)

无不是被他所描述的那个宏大的构想给惊呆了。

这哪里是构想啊?

分明就是科幻电影。

以太空作为基地,对各国的发射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

而阁下提到的有些武器,仅仅只是某种概念而已,换句话来说就是压根儿就不曾存在的。

可即便是如此也不妨碍李毅安提出他的构想。他的构想非常简单,就是把太空这个新边疆变成防御基地。

“……相比于很多国家,有责部署太空防御力量最好的自然环境——赤道!”

在提到赤道时,李毅安特意加重了语气。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研制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它既可以作为预警卫星,对特定的区域实施警戒。

也可以作为拦截系统的一部分。通过部署天基武器,可以是激光,也可能是高能粒子束武器,它可以部署在地球静止轨道太空,在敌人我们发射弹道导弹时,在距离本土几千公里之外的大海上将其摧毁。”

哪怕是明知道这些武器可能是不靠谱的,但只要进行相应的研究,总是可以取得一定收获的。

况且,进行星球大战计划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科技水平的发展。

就像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一样,尽管,苏联解体后这一计划随之终止,但是美国通过在星球大战计划中的投入,收获了极大成功。

星球大战取消后,原来计划里的很多子项目,以其他名目保留,继续推进和发展,包括: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和航天器,天基红外预警卫星,地基和海基超远程预警雷达,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的技术,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电磁炮……

他们不仅在军事上收获了很多,而且美国在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通讯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迎来了美国九十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

可以说美国靠着在星球大战计划不到1000亿美元的投入,收获了几万亿美元的回报,甚至间接性的推动了人类技术的又一次变革。

也就是重点工程最大的意义就像“阿波罗计划”一样,虽然美国费了几百亿,看似非常烧钱,但是它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却是惊人的。

按照后来的统计,七零八零年代支撑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技术,主要来自对月球探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

后来美国航天工业、国防工业和许多民用工业的关键技术,很大部分来自阿波罗计划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技术,或这些技术衍生的技术,通过月球探测发展起来的技术,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个工业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从阿波罗计划派生出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成果。而星球大战计划所发展派生出来的技术,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21世纪。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伴随着“登月工程”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我们有一个新的长期科学探索工程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下,认为推动这一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终于李毅安还是说出了他的真实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