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546章 莫斯科没有眼泪(第一更,求订阅)(2 / 5)

鲜明的,他的耳根子有点软,很容易被他人左右。

而这也是勃列日涅夫为什么参与其中的原因——赫鲁晓夫虽然很器重勃列日涅夫,但他又常常表现出对勃列日涅夫的“嫌弃”。

正是这种时不时的否定,让已经身为继位候选人的勃列日涅夫感到不安,同时也对赫鲁晓夫产生了不满情绪。

更重要的是,勃列日涅夫自认为能力超群,希望站到台前处理一些国家公务,但赫鲁晓夫却总是要求他负责一些看似不太重要的党务工作,这让他常常产生一种壮志难酬的感觉。

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勃列日涅夫最终决定效仿赫鲁晓夫,也搞一场夺权政变。

在过去的几年中,他收集到了太多人的不满,所有人,从各加盟共和国到莫斯科,所有人都对赫鲁晓夫充满了不满。

他看到了大家的不满,也看到了机会,当然也看到各方势力比如苏斯洛夫和谢列平,尤其是谢列平,在过去的几年中,赫鲁晓夫提拔了很多年青人,那些年轻领导人在谢列平的扶持下成长,都出身与共青团干部,对他十分忠诚,他们担任很多重要的高层职位。国家安全机关、内务部、电视台、塔斯社到处都是谢列平的势力。他们都不会容忍彼此成为克里姆林宫的主人。

在这种情况下,耳根子软,容易被人左右的勃列日涅夫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和往常一样,勃列日涅夫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软弱。

“我并不合适,谢列斯特更加合适,他是乌克兰部长会议主席,乌克兰的第一书记。出身乌克兰值得信任,资历上也没问题。”

勃列日涅夫提出一個人选,乃是苏联境内最强大的地方首脑。嗯,这个时候,还没有俄罗斯总统,也就是说,庞大的俄罗斯是没有领头羊的。

其实,这很正常,如果出现了俄罗斯总统,那么他所拥有的力量是可以挑战莫斯科的。

但这也导致了一个局面,就是乌克兰就成了最强大的地方力量。在很多时候,克里姆林宫都需要认真的考虑乌兰克的声音。

“实话实说吧,伊里奇,只有你有这个地位。”

谢列平直接否决道:

“是主席团的二号人物,也是广受信任的领导人,你的无可替代的。”

面对这样的劝说,勃列日涅夫仍然犹豫着,和过去一样,表现的很软弱。

过去,纵使所有人都表现出对赫鲁晓夫的不满,他也是保持着沉默,小心的收集着大家的不满。最后把大家串联在一起,在过去的近两年里,这些成员经常聚集在一起,暗地里谋划着怎样才能将赫鲁晓夫拉下马。

从一开始,勃列日涅夫就是这样婆婆妈妈的,从反对暗杀,到现在,这家伙,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上!

在谢列平的耐心即将耗尽的时候,勃列日涅夫以非常勉强的态度答应下来,点头说道:

“好吧,我明白同志们对我的期望。”

其实从一开始,勃列日涅夫就知道自己躲不过去,绝大多数反赫鲁晓夫的人都是他亲自出面沟通的,所有的计划是他实施的。

之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