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 改变世界的一刻(第一更,求订阅)(3 / 4)
前,从本岛铺设而来的海底光缆终于连接到了东宁,也正因如此,东宁和本岛之间的长途电话普及成为了可能在此之前,受限于距离和技术的关系,跨洋长途电话还仅仅只是少数有钱人的专利。
但是现在伴随着海底光缆以及新式程控电话交换机的出现,长途电话即将成为一种极其普通的通信方式。
科技进步以一种极其直观的方式去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尽管现在工程师们仍然在进行着调试,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改变就在未来的几天之中。
就在电话电报公司里的工程师们对程控电话交换中心的设备进行着安装调试的时候,在东宁大学的电子计算机中心,在人们的注视之中,赵国伟坐在电子计算机前,熟练的输入了一串代码,打开了一个界面。然后他又输入了一个网址——在过去的几年中,这种的网址,已经在各个大学普及,通过这样的网络地址,各个大学之间建立了数据共享体系,只不过,本岛和外岛之间的数据共享,因为线路的问题,一直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分享。
毕竟金属线缆的信息传递量太低,而且线路也非常有限。
不过今天赵国伟并不是要访问长安大学的网址,他打开这个网页的同时,一旁的摄影师用摄像机拍着电子计算机屏幕看着它在网页内输入了一个新的地址。
几个月前,与长安大学的几位同僚进行沟通时,他们发现互联网虽然让他们可以实现一些数据上的共享,但是彼此之间无法进行沟通,电话太贵了,于是有人提出能不能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而且当时他们已经拥有无数条信息,但都是分散独立于各台计算机中的。突然有了一种想法,可以编写一个程序,将信息以类似邮件的方式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上。
于是,赵国伟就开始设想一种电子邮箱地址的表现格式,他首先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可以把程序的文件转移协议与另外一个程序的发信和收信能力结合起来,从而使一封信能够从一台主机发送达到另外一台。
这是一种不需要太多设备资源的通信方式,
“这就是邮件地址吗?”
摄影师的心里冒出了这样的念头,而其他人也都在那里这电脑屏幕,围观的人们这一瞬间都在那里见证的历史。
接下来赵国伟又在下面输入了一串文字:
“海内存知己!”
这是唐代王勃的诗,在写了这首诗之后,然后他就点了发送。
“这样就发送出去了吗?”
其他人纷纷好奇的问道。
“这样就发送出去了,这就是电子邮件。大概……”
接着他看了一眼电脑屏幕,赵国伟笑着说道。
“对方已经收到了。”
周围的人无不是纷纷惊讶到。
“什么!这么快?”
“怎么可能才一两秒的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电脑屏幕上的收件箱中多出了一个黑点。
“长安大学那边已经回信了。”
在众人的期待之中,赵国伟点开了收件箱,打开了那封邮件。
邮件里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诗的下半句。
“天涯若比邻!”
看着电子计算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