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537章 飞跃蔡司(第三更,求订阅)(2 / 3)

听着教授们的介绍,李毅安的眉间尽是喜色,毕竟,现在的南洋已经稳稳的站在了全世界电子计算机研究的第一梯队。

甚至是领跑者,全世界电子计算机的领跑者。

“通过过去的试验,可以证明晶体管是电子计算机最理想的部件,它的功能比电子管大了很多,我们认为全晶体管才是电子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菲力普的这个判断,李毅安自然是表示了赞同,但是又说道。

“电子计算机的未来,并不仅只是晶体管,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晶体管会越来越不适合科技的发展,而为了制作和使用电子电路,工程师不得不亲自手工组装和连接各种分立元件,如晶体管、二极管、电容器等。

我在 tcl公司考察的时候,了解到他们已经研制出了集成电路,你们之间可以进行一些合作,我个人觉得集成电路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指明了这个方向之后,剩下的呢?

就是交给时间了。

从集成电路板到含元件数量一百个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再到含元件数量成千上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也就是芯片,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而接下来所需要的就是紧紧的抓住这个风头浪尖,确保中间不至于点错科技树的也就足够了。

在离开永宁大学之后,李毅安又特意去了一趟,永宁的卡尔.蔡司公司,这家公司之所以会出现在南洋,很具有戏剧性,卡尔.蔡司所在的耶拿和德累斯顿跟盟军议定的区划分被归为俄军管辖区,但在区划正式生效的前不久,巴顿指挥第三军团以“协助”之名火速进入耶拿和德累斯顿,搜索队抢在俄军到来之前,将蔡司的上百位顶级科学家及工程师、关键性生产设备及很多生产光学玻璃需要的稀有原料连夜搬到了西德境内。不少被搬走的科学家及工程师后来被送至南洋,剩下的人则以搬来的设备和原料,日后在西德成立了卡尔·蔡司股份公司。

现在,全世界一共有三家蔡司公司,西德的卡尔·蔡司股份公司,东德的卡尔·蔡司耶拿人民企业,还有永宁的yn·卡尔·蔡司公司。

而永宁的 yn·卡尔·蔡司公司,就是靠当时从德国带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设备,并且在这批资产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光学和精密机械工业,并且逐渐生产了显微镜、科学仪器、照相机及镜头、天文仪器、光学和医疗设备等产品。现在永宁蔡司公司生产的光学仪器,非但不逊于两德的蔡司产品,甚至有些产品还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在高倍率镜头生产设计上,这一技术在战争期间因为航空侦察、测距观测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而战后的西德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但在永宁,这一技术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除此之外,永宁蔡司没有经过困难的战后重建过程,而且还带走了蔡司最优秀的工程师,甚至还有一批技术工人。

其实,南洋很多的企业如果追根溯源的话,都可以找到德国,毕竟,当初搜索队从德国带来了大量的设备以及技术人员,再加了“回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