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投机之徒(第二更,求订阅)(2 / 3)
变化的金融发展。
来到阅览区,程青松就翻看了起来,想要了解南洋的法律体系,先要搞清楚南洋推行是哪种法系。
而港岛为什么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有一个说法是天然优势——成为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是纽约和伦敦离得太近,但是因为地球是个球体,那么从另一个方向上看就离得太远,伦敦和纽约的两班人马没法覆盖全球24小时不间断的交易,所以在太平洋这一侧,需要一个支点,于是就选中了港岛。
“普通法法系啊,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这里之前就是英国的殖民地嘛。”
对此陈良当然很清楚,要不然英国佬又怎么可能会把橡胶园卖给他,当然,这也和南洋的法律有直接关系——禁止外国公司和个人持有农业用地,不过在法律颁布后给了他们五年的过渡期,如果五年后还没有卖掉,政府就会以债券的方式赎回。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程青松的回答,让陈良挑了下眉头,说道。
“哦,那你有什么办法?”
“修路。”
程青松直接了当的说道。
“什么?”
陈良诧异道。
“什么意思?”
“就是修一条公路。”
程青松展开一份地图,说道。
“老板你看,这是您提到的种植园,如果我们要是修路的话,基本上就要把15%比例全部用于修建道路,这样一来,也就没有多余的面积去修建房屋了,可是如果我们不修硬化路面呢?”
“不修硬化路面?”
陈良说道,
“南洋雨水多,如果是土路的话,人进去就是一脚泥,车在烂路上肯定也走不动。”
“我说的是不修普通的硬化路,橡胶树的行距6-8m,株距2.8-3m。咱们可以直接林下修建方便割胶的格路。”
程青松随手画了几个方格。
“就是这样的方格地砖,砖格可以长草,可以透水,人车踩在地砖上也不会弄一脚泥,这样一来看似没有硬化,实际上已经硬化了,但这并不是道路,只是林下间隙而已,咱们可以把所有的路都修成这种路,毕竟,咱们并不需要用卡车运胶,甚至都不需要割胶,这样一来也就是“无路有路了”,那么剩下的15%自然可以用来修宿舍了。”
程青松的主意,让陈良的眼前一亮,有些激动的说道。
“没错,没错,这样一来,咱们自然也就有地可以修房子!不,不,是宿舍,是宿舍!”
“不仅如此,老板,就是橡胶树,我们也可以只保留一些景观,这个种植园并不仅仅只有橡胶树,还包括有肉寇、胡椒、咖啡、可可、剑麻等等十几种热带作物,如果我们合理布局的话,完全可以把那些种植园变成一个个小园,当然了,园里的“道路”,不对,应该是林下间隙,并不是直来直去的,经过适当的调整之后,完全可以实现曲径通幽的效果,”
程青松就像脑洞大开似的拿出笔一一描绘着那些“职工宿舍”的周围环境,不过只是一会儿,他就绘制出了一个看起来颇为别致的小园。
看着图画上房屋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