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人才有未来(第二更,求订阅)(2 / 3)
的地——总统官邸。
离开机场后,刚刚抵达南洋的朱一海就像看不够似的,让司机带着他在长安转了圈之后,又转了一圈,他总是会问司机,那栋楼是什么楼,那栋大厦有多层。
“瞧你说的,要是说辛苦,你这边更不容易,从巴斯托涅到南洋,我真不知道这一路你是怎么走下来的。”
每每在唐山得知李毅安的新闻时,朱一海更多的是惊讶,到后来他也就是习以为常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办好他吩咐的差事。
“就这么一路走下来的,说起来,南洋能有今天,多亏了你,2000万!”
李毅安笑着说道。
“去年12月17日,南洋的人口突破了2000万大关!”
不仅仅只是移民,还有生育,无论如何,南洋终于成为了一个拥有2000万人口的大国了,而且这2000万人里头,80%都是16至45岁的青壮年。其他的大都是儿童和这几年生育的婴幼儿。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少之又少。
有了这个人口基数作为底子,南洋未来可期啊!
“今年应该能突破3000万。”
朱一海说道。
“现在唐山那边的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徐蚌会战惨败之后,江宁的大门算是敞开了,我离开的时候,那里还是政争不断,有人逼宫那位下台,也有人督促驻日占领军归国,你知道的,这个时候,压根就没有人愿意回去送死。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差不多就是今年了……”
和很多人不同的是,朱一海压根就没有提和谈的事,对于唐山的局势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所有的看法都源于对于细节的观察,正是因为那些细节,他才会得出一些结论做出一些判断。
在他介绍着唐山的局势时,李毅安想了很多,唐山那里的局势发展之快,远远超出他的意料,原本他以为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不曾想,变化会那么大,燕城、津门,现在仍然在激战之中,那里的战事激烈甚至远胜过徐蚌。
“所以,我们必须抓住最机会,尽量的运人,我估计扬子江那边最多还能通航三至四个月,等仗打到扬子江,那边的航运估计也就断绝了,现在扬子江两岸至少有六七百万难民,我已经指示各地办事处,尽量把他们运出扬子江,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南方沿海各省了。”
想了想,朱一海说道。
“一千万人,差不多没有问题,往后差不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得出结论了?”
李毅安问道。
“我去长春考察过。”
抽了一口香烟,朱一海说道。
“现在的长春,包括东北,确实是日新月益……”
随后朱一海将他在长春以及东北地区的耳闻目睹,事无巨细的说了出来,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中,李毅安一直在听他说,不得不说,就像当年朱一海能在唐人街中看到自己一样,朱一海的观察力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等到最后,面对他得出来的结论,李毅安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岔开话题问道。
“这么说你就把办事处全都关闭了?”
“是的,他们都是我雇佣的,这些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