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第354章 人类命运改变时(第二更,求订(2 / 3)
设计。
“虽然相比电磁继电器式计算机,采用电子管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但是电子管的寿命低,故障率高,从工程学上来说,随着电子管的数量堆积,它的故障率也是在不断增加的,根据计算,如果采用4000个电子管,每天至少会发生几十次以上。”
虽然还没有实际制造计算机,但是凭借过硬的工程经验,楚泽得出了电子管计算机可靠性差的结其,其实,这恰恰是电子管计算机最大的不足的——体积大、运行不稳定、极其耗电。eniac每天都要烧坏几个电子管,需要维护人员从18000个电子管中定位到故障点,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修理。
在得出这个结论后,楚泽就开始想办法设计亢余以保证其在发生故障时,计算机仍然能正常工作。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物理期刊》上提到的“transistron”,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在第一时间以南洋大学物理系的名义,向太平大学购买了100支“transistron”,也就是晶体管。
试验的结果让楚泽在震惊之余,立即推翻了之前的设计,决心重新设计计算机。
“我们要用它制造计算机!”
举起手中的“transistron”,楚泽有些兴奋的说道.
“它才是计算机的未来!”
“老师,这样行吗?”
老师的决定让江炳义吓了一跳。
作为项目组的元老成员,说是学生,可在唐山时,他却是专科学校的教授,与其它的学生相比,他显得加加谨慎。
“很多人都在等待着我们的成果呢。”
江炳义的担心,让楚泽一愣,他扭头看着张天奇,一直以来对外联络都是由其负责。
“学校里并没有督促我们,老师。”
他的回答,让楚泽深吸口气说道。
“好了,我已经决定了,如果需要解释的话,我会向校方解释,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大约1000支“transistron”,和太平试验室协商一下,看看他们最短在什么时候能够供应上,然后,先生们……”
现在他甚至庆幸之前没有把经费变成电子管。
环视着周围,楚泽说道。
“现在,我们要开始自己的工作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像当时在家里手搓z1、z2计算机时一样,楚泽把试验室变成了他的家,困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休息一会,至于项目组江炳义、张天奇等人也都是如此,不过他们就是睡在折叠行军床上而已。
从推翻旧设计图到设计全新的图纸,是一个过程,而且还需要对“transistron”进行测试,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间试验室里的十几个一直在那里忙碌着,测试、绘制图纸,推翻图纸,直到最后定型。
直到圣诞节前夕,图纸终于定型了,与此同时,太平大学那边也交付了1000支“transistron”——这是他们接到的最大的一笔订单。
在接下的几天中,试验室里里的人们依然忙活着,几乎达到了不眠不体的地步,但是他们的努力是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