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千山青黛 第142节(3 / 5)

来到这里,举行了那一场此前因意外而延至今日的祭祖之礼。

结束后,当场公布一件大事:朝廷任命宋国公,梁州都督薛勉为平逆讨剑南道行军大总管,利州、阆州节度使各为副总管,协同发兵,以共计二十万的兵力,征讨原西南郡王剑南节度使宇文守仁。发兵之日定在三天之后,十二月二十日。

此事肇因,是数日之前,一个消息经由快马送报长安,宇文守仁发檄文,声讨当今皇帝诸多罪项,宣布原正统景升太子血脉未绝,皇孙李延得上天眷顾,已被找到,遂在当地拥其为帝,定新年号为复本,合雄兵十万,并呼吁天下各方响应,共同发兵长安,以正本清源,匡扶圣庙。

这一场突然到来的叛乱,霎时令长安震动。民众一下便联想到景升末年发生的变乱,一个不好,恐怕各地又将效而仿之,乱的便不只是西南了,一时人心惶惶,街头巷尾坊墙内外,无人不在关注。

而在朝堂上,此事更是一下便掩盖了之前最受关注并传得沸沸扬扬又没有定论的驸马疑罪一事。众臣愤慨,纷纷上表,责挞乱臣贼子。只是,消息来得太过突然,宇文守仁一夜间从两朝老臣摇身变作叛首,众多朝臣措手不及,而圣人龙体不宁,公主系一女流,暂时辅政而已——

人人以为,朝廷或需延宕些时日才能做出有效的反应。

就算用人可以快速定下,兵力的征召、粮草的调度,这些不是想当然说好就好的简单之事。面对如此规模的叛军,朝廷没有个把月的准备,怕是不可能组织起全面的正式反击。

谁也没有想到,此次朝廷出兵,竟会如此迅速有力,并且,显然是早有准备。超叛军一倍的二十万兵力,怎可能在短短三天内便完成调度。

这不仅仅只是对叛军声势的一个有力的迎头回击,更是对地方其余一些或也趁机想要投机之人的威慑。

消息传开,不但朝臣为之振奋,长安城的百姓更是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翘首等待那盛大的出兵时刻。

又一个黑夜降临,在宫内一座无名的地牢之中,子夜的寂静时分,宁王来到了羁押裴萧元的这间牢房。

一间斗室,一灯如豆。在昏灯黯淡黄光照不到的角落里,一道身影背对监门而卧。那背影看去仿佛一座倾倒的山峰,沉沉不动。

宁王停在监门外,想起方才看守说,驸马来的头几天里,滴水未进,整夜整夜都不睡觉。后来慢慢好了些,但饮食依然进得极少,不分白天和黑夜,不是向隅静坐,便是闭目沉睡,几乎不曾说过一句话,安静得几乎瘆人。

监门开启,因这寂夜,铁锁发出一阵分外惊耳的响动。斗室中的那道背影随之动了一下,接着,人缓缓整衣起身,盘膝正坐。

裴萧元原本的官袍靴履早已除去,身上穿着监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