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1(2 / 3)
“去吧。”乔峰咽下嘴里的馒头,无奈的点头。
于是人人都去翻兵刃绳索,预备开荤。
“乔帮主,我们做了小菜,如果不嫌弃的话,请您和诸位大侠们尝一尝吧。”康敏洗过手手后俏生生的走到乔峰身旁,笑颜道。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乔峰鼻翼翕动,不动声色的将咬了两口的馒头放回油纸包里,不急不缓的站起来,道:“康娘子盛情难却,我们就却之不恭了。”
话音刚落,离得近的丐帮弟子的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虽然不用啃没滋没味或者只有酸味的干粮,但该去抓鱼的还是去抓鱼,该捉鸟的还是去捉鸟。
康敏付出一顿午饭,收获活鱼五条,野兔三只,鹌鹑三只,野鸡一只,鸟蛋五枚,虾子一篓,螃蟹半筐……
进退不得这个词充分说明了康敏此时的心情。
只不过因为路途遥远多准备了些器具,只不过见乔峰吃馒头时没滋没味顺便讨好一下的……难道南下的路上自己要充当厨娘的角色么?
谁让自己有求于人,不愿意也只得愿意了。
☆、第22章
古语云:君子远庖厨。
这句话的愿意是君子心肠仁善,不忍杀生,所以远离厨房,并不是指君子不该做饭。
但是一群大老粗将这句话毫不费力的解读为男人就不用做饭。因此毫不脸红的将康敏当厨娘使。每逢错过村庄城镇不得不露宿时,便自动下水入林,或运起轻功跑一路借些蔬果家禽。
康敏才不信这些男人不会做饭,不过是不耐烦罢了。别的不说,江湖人经常风餐露宿,难道就没有干粮吃完的时候?
话说回来,康敏已经本着任劳任怨的念头了,结果事情发展比她预料的好太多。前文已经说过,乔峰一行顺路帮扶康家,并不是专门护送康家南迁。原来去年丐帮泰山大会上,乔峰接任帮主之时,竟然有沙河帮、魔刀门、等七八个小帮派联合起来上丐帮为难,当时那些人与帮中叛徒勾结,在酒水中下药,想端了丐帮立威。汪剑通一世英名,孰料在交接职位的关头遭了暗算,晚节不保,这个脸简直丢大了。虽然乔峰力挽狂澜,将来犯的敌人击退,然后丐帮中那名叛逃的七袋弟子却不知所踪。那名叛逃深谙丐帮各种手段,因此丐帮弟子遍布天下,却数次让他逃脱。乔峰此行便是听说那人往南边逃窜,带着兄弟们去清理门户。他在信阳遇上康敏这档子事,一时冲动,没多想,便邀请康敏父女同路,事后毫不后悔。
老,弱,幼,个个都无自保之力。丐帮虽然名头大,对头却也不少。一路上免不了动刀动枪,这三个人岂不是成了累赘!
这种心态从在城门看见康敏那辆宽大的马车时更为深刻。
只因大丈夫一诺千金,他身为帮主更应以身作则才不好推辞,只好将后悔深埋心底。
那时节可没想到带着女人上路也不全是麻烦。
至少露宿荒郊之时,有人做饭洗碗,尤其是洗碗,简直是一件天大的便利。
乔峰和天底下所有的男人一样,生平最讨厌洗碗。尽管碗碟都是康敏携带而来,但谁叫他们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