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588 总管水陆大会(2 / 3)

出门,既然如此不如帮朕总理此事,可好?”

一众凡体肉胎的高僧大德,一听石仲魁是皇帝的女婿,表情瞬间就变的和蔼起来。

真说起来,李世民虽然没灭佛,但他对佛教的态度一向都不怎么好。

隋朝开国时有一位叫智仙的女尼,从杨坚出身之时起就断定此子将来必成大业,于是到杨府做了十三年兼职奶妈,可谓是佛法普渡从娃娃抓起。

后来杨坚得了天下,感念智仙女尼的抚育之恩,在位期间大力弘扬佛法,广建佛寺,天下观宇,十之七八是佛家。

佛家的风光一时无二。

可好景不长,隋帝国是个短命皇朝,上台的李唐王朝既然是推翻隋朝上台,自然不会选佛家,干脆自命老子李耳后人。

这道家和李唐王朝的关系又更近了一层,佛家的处境自然变的艰难起来。

武德九年,唐高祖明文下诏确定了三教排序,道为先,儒次之,佛最后。并且大幅度缩减了佛家寺宇僧人的规模和人数。

没法改变李渊的决定,佛家便把眼光放到了下一任帝国接班人身上。

想着重现当初智仙女尼的传奇,佛门干脆押宝李建成。

不对,当初李建成是太子,而且李建成其实真不比李世民差。

唯一没想到的,仅仅只是没李世民有决断,没李世民那么狠。

敢破釜沉舟,亲兄弟都杀。

所以当时佛家根本算不上押宝,而是梭哈。

李建成甚至有个法名叫‘毗沙门’,随后宣武门之变,结局自然不用说了。

而看到机会的道士们,则主动上书说,宣武门当日发现‘大白天出现了太白经天’的异象。

所谓太白经天,就是金星凌日,小日食而已。

但日食出现,就代表着‘天下革,民更王’。

算是给了血腥宣武门之变,添加了正大光冕、理所当然的说辞。

贞观二年,佛家反击,一个叫陈玄奘的和尚请求公费组织去天竺取经时,却直接被李世民简单粗暴地拒绝了。

最关键的是,当初想效彷智仙女尼的法琳法师,居然还不死心。

不仅和道家大打嘴皮子,还在文章里公然的说,大唐李氏的祖先不是官方所说的陇西李氏,而是来自塞外的阴山李氏,属于五胡,和老子李耳八杆子没关系。

敢质疑李唐皇帝家的家谱,等于破坏李唐立国根基,这不是找死嘛。

可惜石仲魁直到贞观五年,才从华山别院,举家去了长安城。

要不然,佛家此时的处境,肯定会更加艰难。

李世民听了道士的小报告后,果然大怒。

暗道自己刚做皇帝,俗事太多,都不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