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不管是人间还是天庭,都是人情社会(2 / 3)
一时间,功德还有1138点,反倒是开始缺银子了。
不过,想来想去,即便没有科考的事。
自己一无根脚,二无后台。
能在天庭上交游广阔,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和实力的体现。
这么一想,给钱都给的舒心了不少。
时间过的很快。
二月初,离会试只有5天时。
石仲魁牢记武曲星君说过,可以在人间多找找关系的提醒。
悄悄把夏守忠请到一家普通酒楼吃饭。
一见面先是200两银子的银票送出去,夏守忠悄无声息的收起来看了一眼,笑容顿时更加灿烂起来。
即便星君护佑、文气加身,也不是说,自己就一定能过会试。
再说,找夏守忠帮忙能加大概率,付出的也无非就是些银子而已。
喝酒期间石中魁也不谈正事,只和夏守忠聊起学问上的事。
而且只要夏守忠露出不耐烦的表情,石中魁就叫来外面等着的于顺,然后不是一盒糕点送进来,就是一盒绸缎送进来。
在石中魁的示意下,夏守忠打开糕点盒后,立马看到糕点上一张100两的银票。
两次之后,夏守忠立马明白,石中魁一直提学问的事,不是在戏耍自己,反而就是他今日来见自己的真正目的。
左思右想一番,夏守忠忽然眼睛一亮,看石中魁的目光里不仅带着欣赏,更带着些不安。
“解元公是想知道那个人最近在读什么书吗?”
石中魁并没回答,而是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夏守忠立马知道自己猜对了。
这小子居然想从皇帝最近在看什么书,来猜测皇帝会出什么题目。
一般来说只要到了殿试,才是皇帝出题,甚至很多明朝的皇帝根本不关心这事,直接把出题的权利交给了内阁。
由内阁确定好了,再上交给皇帝,以皇帝的名义发出去。
但对于景隆帝来说,他是巴不得就连京畿院试的题目都由自己出,而且理论上,科举的题目确实都得出自皇帝。
可这基本上不可能,因为勤政皇帝每天那么多事,根本忙不过来。
不勤政的连殿试都做做样子,更不可能关心院试、乡试和会试。
而石中魁参加的京畿乡试题目,明面上是主考出的,但暗地里就是景隆帝出的,那这次会试大考他肯定也不会放过。
石中魁放下茶碗,也不说话的用手指沾了点茶水,在桌面上写下伍佰和壹仟的字。
夏守忠立马明白,这价码是给自己的报酬。
五百两是今天要是自己说了就给,后面的壹仟两则是会试题目真出自某本书才会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