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 呵呵(2 / 5)
继续浪费时间, 不如趁着这片蓝海还没来得及翻腾起来之时,赶紧先回去商讨应对之策。
只是可以想象, 这些大公司的技术部门日子大概有一段时间不会那么好过了。
事实早已经证明,对于所有高薪企业来说, 打工人能悠闲得边喝咖啡边上班,还是得有前置条件的,比如能像谷歌那样,凭借提供广告入口便能月赚百亿美元,当稳定财源面对可能被取代的风险,别说降低员工待遇了,该裁员的时候大概率必然不会手软。
现在的问题大概也就在这里。
虽然元宇宙这些年叫得震天响, 但推进的速度所有人都能看得到,互联网的入口依然在这些科技大佬级公司的手中,换句话躺着就能赚钱的好日子还没过去。
但现在已经推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在未来的立体显示年代, 入口还能不能掌握在自家手中已经要画上一个问号。至于回去之后程序员跟研发人员需不需要加班,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当然宁为也并不关心这些,恰好相反,这帮人走了,也没人来为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烦他了,这就挺好的。
去了一趟未来城之后他的事情又堆积了许多。
暂时卸去了芯片研发的担子,跟奥运开幕式陈导的合作得上心。跟对面谈判并不顺利,这也让宁为需要花些时间去了解实验室其他一些项目的进程。
更重要的还是学习。
正如宁为之前说过得那样,哪怕是一位数学大家如果要转向研究不熟悉的领域,往往也会从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也就是刷题开始。
现在宁为现在所要做的其实也差不多。
通过研究论文跟刷题,来补全他所欠缺的知识内容。
不过这方面宁为显然有着其他人所不具备的优势,扎实的数学功底尤其是对各类函数的了解能让他在解题过程游刃有余,比如波函数。
而且宁为入手开始学习量子物理还有着比一般物理生更大的优势,便是他之前并没有系统的去学习过经典力学。
将这种无基础定义为优势,可能会有很多人反对, 但宁为却觉得这真是他的优势之一,因为当开始在思考问题时,将经典力学的内容带入进去就会发现,如果有系统化的经典力学知识储备, 就非常容易产生思维定势,来干扰对量子问题的理解。
比如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粒子的能量低于势垒高度而处于势垒中时,粒子的动能是否为负?
这其实也可以解释为怎样理解势垒贯穿中,在势垒内部粒子动能为负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特别有欺骗性,尤其是对于物理学的学生来说,但在量子力学的理解中,因为坐标算符跟动量算符不对易,所以是势能算符跟动能算符同样也不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