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世界第一(4 / 6)
数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张丁喜大概是理论跟应用并重……
至于其他人,宁为打算以后了解之后在给他们选择适合的研究方向。毕竟强人工智能这块未来细分的领域其实还很多,许多细节性的方向可以选择,到也不太着急。
做出决定之后,宁为当天便将录取结果直接报给了学校,免得又出现麻烦。
不过宁为也跟学校交代了,等到第二天在公示出来。
按照宁为的习惯,做了决定之后,宁为直接拉了个群聊,把已经确定被录取的十个人加上鲁东义跟余兴伟都拉进了一个大群,然后照例宣布晚上请大家一起吃饭。
“各位同学们,今天请大家吃饭主要就是跟你们交代一个事情,其实今天的面试是非常轻松跟简单的,相信你们也感觉到了。我没有考验你们的专业能力,一来在学术研究能力这块,日常沟通的邮件已经让我有一个大概的判断;二来,针对你们即将研究的领域来说,本科阶段接触的大多数东西,用处并不大。”
“但是接下来你们上了研究生之后,面对的问题就不一样了。按照我的计划,你们作为我的第一批直博生,我统一制定的是一个五年培养计划,但我敢肯定,你们中肯定有人五年是无法毕业的。在这里我可以跟你们直说,我不会跟其他导师一样,会因为希望你们帮忙做项目卡你们毕业,因为基本上我所接手的项目,都不是你们可以直接负责的。”
“第二,我不会因为学校的规定去卡你们能否毕业,比如什么一区论文期刊要多少篇,引用量需要达到多少这些,都不是硬性的毕业条件,你们只需要达到我定的要求就够了。当然这个要求不会是临时定的,而是在你们确定了选题之后,我就会针对你们选题方向,给出我的要求。”
“这个要求可能是偏应用向的,也可能是偏理论向的,研究的结果你们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只要我能够认可就够了。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想要得到我的认可还是很难的。不瞒你们说,我这个人好面子,你们是我带的第一批学生,可以说未来代表我的脸面。如果达不到选题之后我的要求,我是不可能放你们毕业的。”
“而且我跟别的导师不一样,我不怕你们无法毕业占用我的招生名额,而且我只给你们七年时间,如果用了七年时间你们还达不到我的要求,我会建议学校直接做劝退处理。这一点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当然也许你们会问,如果要求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万一你们自己觉得达到了,但我不认可怎么办?”
“这一点我也先告诉你们。我们是研究人工智能的,事实上,你们每个人之前跟我所有的邮件沟通记录,已经由三月人工智能软件,给出了一个综合评分表,我也看过你们对于论文的理解,基本上可以跟这个表相符。换句话说,你们未来在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