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279 当三月小可爱再发微博(4 / 8)

中心?

真的,太突然了!没有一丝丝防备。

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大佬们的感觉大概是——昨天晚上到底特么睡了多久?怎么有种穿越时空到了未来的感觉?

荒谬的感觉更甚了……

真的,在这个时代,革命性的新技术、新材料,真的已经很难悄无声息的出现了。当数以万计的聪明人几乎将一个方向做到极致,任何对整个体系的微小改动,其实都是更多的聪明人一起为这一方向奋斗努力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论文问世,会有许多惊人的发现会引人注意,会有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消息,让人做足心里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还会牵引着世界资本金融市场的注意力,在一大批金融大鳄的操作下,相关概念股利好、利空轮番上演,一个新概念不把韭菜洗上几回,那都不好意思说这是万亿规模的产业。

但这一次什么都没有,就很突然的,成果都出来了。

注意,是成果!

虽然许多大佬都很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最重要的是又牵扯到那个似乎掌握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年轻人的名字——宁为!真的,牵涉到这个名字又让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多了几分。

毫不夸张的说,这“宁为”两个字快成了西方科技圈大佬们的噩梦了。

一帮大佬还在为湍流算法、为三月智能平台头疼万分的时候,这小子又开始搞半导体、搞材料、搞芯片了?不对,这特么是在搞心态啊!

短暂的懵逼之后,这些大企业也开始飞快的反应了过来。当前最重要的自然还是能拿到成品做分析,确认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很快,一道道命令跨国万里重洋,传递到了华夏这边。

作为拥有世界六分之一人口,且消费力极强的庞大市场,这些大型公司大都在华夏有自己的分公司、研发机构跟负责大华夏区域的高管,这些事情也只能交给在华夏的这些人去做。

第二步就是涉及到芯片的相关公司开始自查各自的专利库,有没有关于三维硅通管技术的研究资料、专利、核心基础专利等等。

为什么国外的公司更有动力投入大笔的利润到研发领域?还不是这些大佬们早早尝到了掌控规则,并躺在专利上吃饭的好处?只要把专利壁垒做得足够扎实,光靠专利对外授权,躺在家里每年能赚个几百上千亿的,那不香吗?

不止如此,如果哪家公司不长眼,威胁到自家的生意了,还能直接通过切断专利授权,砍断这公司未来的发展。保证自家在产业内的领袖地位不动摇,为此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最好全世界相关领域的公司都得看他们的脸色吃饭,通过这种方式永久掌握定价权,赚多赚少全看市场跟心情。这样的舒适圈,谁愿意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