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数学,无所不能(2 / 5)
却总是不自觉的朝着宁为所在的方向瞅两眼。果然牛人就是不一样啊,还真不怕得罪人的。
当然,项目组里几个人还是认可宁为数学方面那些天赋跟能力的,做科研的,当然明白能在顶刊发表论文的分量。但术业有专攻,话说一个学数学的泡过实验室吗?仅凭张师兄几句话就认为自己了解整个实验过程了?
虽然没什么坏心思,但大家都想亲眼看到宁为在实验室闹出点笑话才好。
“对了,你们这些碳纳米管原材料是哪来的?”宁为没管这帮人的小心思,想到啥就问啥。
“合作实验室提供的,他们负责制备实验所用的碳纳米管。”小潘随口答了句。
“哦!”宁为点了点头。
“总之首先对这些原材料进行高分辨率投射,然后将接收到的材料放置于丙酮中,使用轻型超声波处理两分钟,在把这些样品放置在丝状碳网格上,同时在空气中进行自然干燥。”小潘一边操作,闲下来的时候就开始讲解。
虽然心情依旧不太爽,但该做的介绍还是尽心尽力。
“这里有前几次的数据,你可以先了解一下。经过这种方式处理,四种样品平均外壁直径为1.8 ± 0.2nm,平均内壁直径为0.9 ± 0.1nm,平均壁数为1.9。碳纳米管的粘度平均长径比为6700 ± 100。这里还有拉曼光谱用于表征碳纳米管纤维的数据,以及ares g2流变仪测量的拉伸强度数据。”
宁为点了点头,不过对于小潘介绍的具体数据其实没多大兴趣。
这些数据等会他离开的时候都能得到,此时他比较感兴趣的到是实验室这些设备的具体参数,以及计算方式。
“那个,你们具体使用的是哪些设备测量出的这些结果?”宁为问了句。
“嗯?日本jeol公司生产的jem-2100f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跟英国牛津公司生产的x-maxn 80t ie250型能谱仪。”小潘答道。
“哦,你知道大概的产品参数吗?”宁为又问道。
小潘答道:“嗯,反正我们进行测试时加速电压是200kv,设备的点分辨率是0.19nm,线或者说晶格分辨率是0.1nm,倾斜角范围在± 25 °左右。”
宁为盯着电脑中的数据随后指着样品的底片问道:“为什么底片上没有标尺?你们是怎么得出最终数据结论的?”
小潘立刻答道:“数据中有dm3格式的存档,另外我们也通过公式测算过,底片上给出了相机长度,根据公式rd=lλ,其中r是量取的距离,d是晶面间距,l是底片给出的相机长度,λ则电子束波长,为什么使用的是200kv加速电压,所以就是200 kv电压的电子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