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笨办法(2 / 5)
东西以增加利润,小分销商上面可能还有大分销商,看他们上面的是什么人。但到分销商的级别,就很难抓了,交易往往都是非接触式的了。”袁伯民说起毒品来头头是道。
虽然不算是线索,但说到这里,袁伯民还是希望江远能多了解一些,免得光说不切实际的话,于是继续道:“分销商上面,通常就是制毒工场。在国外的就是通过走私往来,有些中间还有好几级的分销商。在国内的制毒工场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因为国内的工业品类全,化工机械很容易弄到,几个人起一个小作坊,业务熟练的情况下,他们几周时间就能生产下几千公斤的产品。”
柳景辉道:“绝命毒师里,海森堡一个星期就能产一批,每次都是在不同的别墅里拼装以后,直接生产,生产完了就走人。”
袁伯民:“差不多意思,看生产什么品种了,绝命毒师里是冰,国内的话……现在能当毒品吸的化学品太多了,许多易制毒化学品的购买都不难,主要依靠的是登记和备案制度,但这个东西吧……毒贩子总能找到漏洞……”
“明白了,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找到制毒工场,以及卧底,对吧。”江远开始尝试梳理思路。
“不是……制毒工厂找不到的……不是,我的意思是,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调查,一般是很难确定制毒工场的。”袁伯民着急的说了两句,才缓和一点语气,道:“找制毒工厂,我们一般采取的都是其他方式,比如化学品的定量分析这样子……总而言之,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先找到卧底!”
柳景辉半是解释的道:“找到制毒工厂,也不一定能找到卧底,两者是分开的。”
“很有可能。制毒工场的人,尤其是国内这边,其实也不见得有多高级,往往就是几个人的草台班子就做起来了。吸毒的人也没那么挑,纯度低,有杂质什么的也都不是那么在乎,要不然死的快呢。”袁伯民说到这里,难得笑了一下,道:“你们干掉的建元集团是国内少见的真正的制毒工厂,建元倒台的时候,相关品的价格,从几百块一克,最高涨到6万块。”
“一克6万?”柳景辉都没注意到这方面的情况。
袁伯民郑重的点头:“成瘾者要吸的,总是要吸的,尤其是建元这么大的制毒工场,一下子倒掉,缺口太大了,上万块的价格,其实是诱使有存货的毒虫让一些货出来,已经是饥不择食的状态了。”
说到建元集团,袁伯民看江远的眼神,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抓过毒贩的都知道,这些毒品大佬身边的防火墙有多厚,修建的防火带有多宽。而江远覆灭建元集团,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期间多次与建元集团拉扯不说,他本人也险些被泥头车给撞死。
要不是江远当时已经建立了相当的名声,又得到警队上下的鼎力支持,后续的情况还很难说。
而且,江远也不是第一次覆灭毒品集团,经常出现在禁毒情报上的“水晶游轮”,就因为江远在苏岛时的调查,硬生生被以“摄毒网”的名义给干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