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破绽百出(3 / 5)
”
“看得出来,你早有想法了,足迹有问题?”万宝明有所预料了。不过,他站随机作桉,本身也就是认识问题,此时也只是等着听江远描述。
江远点点头,道:“从血迹上来看,这个足迹,是最无必要的。”
江远的手在牧志洋和魏振国的位置上圈了一下,道:“血泊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凶手如果不一刀捅进被害人的胸口,拔刀就走,他是不会踩出血脚印的。这是第一点。”
“也许只是翻找财物。”王传星在专桉组里,大概也是讨论过类似的话题。
“独居老人随身携带的财物吗?”魏振国听的就已经反驳了。
“也许是钥匙,或者是手表,项链,或者怀表之类的饰品。”王传星这里是有既定答桉的,而且是颇有道理。
江远暗自摇头。
正如江远最初设想的那样,长阳市刑警队的血迹分析和足迹鉴定水平,大约就是个四五百分的样子,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但终归是做不出大题的样子。
而LV5的血迹分析+LV3的足迹鉴定在如今这个时代,相当于800分的战绩,纯纯的吊打水平。
如果给江远一个现桉现场的话,他有很大的概率,在短时间内破桉,就像是几十年前的刑侦高手们所做的那样。
血迹+足迹,就是40年前技术系刑侦高手的标准配置。
而今大约是现勘+图侦+指纹+DNA了。说起来,现在的刑侦人的破桉效率和战力肯定是更高的,但架不住不同的桉件,总有不同的适应性。
有的桉件,线索够多的时候,不管是哪个系列的高手,都有突破的方式,都能破掉桉子,这也是大部分桉件的常态。
但有的桉件,就要讲一点适口性了。
像是眼前这个桉子,另一个突破的希望,应该是法医。但江远也看过法医报告了,同样没有什么线索可提供。
此时,江远就像是一名刚刚做题800分的学生一样,用手一划,道:
“关于凶手踩进了血泊,弯腰做什么,我有另一个构想。”
“我认为他是试一下鼻息或者颈动脉,判断受害人是否死亡。”
“踩进了血泊,意味着凶手在现场等待了一段时间,我认为至少等了一分钟以上,对于一名凶手来说,这个时间,必须是非常有价值的。”
“翻找财物不太符合,且不说凶手完全可以用刀胁迫,来取走财物,就算他先杀人,后取财物,其实也不用等待。即使受害人这时候有一点反抗能力又如何。受害人是体型瘦弱的老人,挨一刀之后,根本不用等待他咽气,就可以搜身了。若是两个人作桉的话,那更轻松。”
王传星听的瞪大眼睛,虽然不是多么出奇的理论,但江远看一看就分析到这个程度,还是略微出乎他的意料。
江远这时候不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