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想刀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5 / 6)
还大都是不打不目的不罢休的语气。
真的,金正南都觉得韩岛这帮媒体人是不是五行多了些“贱”。
所以哪怕电话再多,金正南也拒绝得理所当然。
当然压力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有几通电话开始以大义压他的时候,最终金正南果断的选择了学宁孑的开始使用电话自带的白名单功能……
这大概就是此时宁园外的现状了,近百名记者被拦在门外,不停拨打着电话,或者找人抗议,要求能进到宁园内部采访,这一度导致宁园的环境颇为混乱,直到来了更多的安保力量。
另一边,宁园内部则依旧平和,但其实报告厅里也经常会有一些混乱。
此时的宁孑刚刚完成了关于论文的报告,其中包括了对介质空间的构想,以及其物理学上的定义,还包括了一些可以说是有事实例证的假想。唯独没有公布的就是负质量材料具体的实验室制备过程。
是的,宁孑刚刚完成的超长报告,只有各种材料的参数跟物理特性介绍,以及非常纯粹的理论判断。
这也是混乱的起因。
毕竟在见识了负质量物质之后,现场许多科学家对负质量物质充满了好奇的。
谁不想能在实验室里第一时间制作并研究这些神奇的物质呢?
然而宁孑只是大谈特谈理论,却对具体实操过程半个字都没提,甚至连方向都没给出一个,这的确是许多人没想到的。
毕竟按照学界一般的规矩,既然你都已经把成品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了,当然应该跟大家聊聊这玩意儿是怎么弄出来的。哪怕说得不那么细致,但起码一个一般性的指导方向应该是有的。
这个时候谁不想能在实验室弄上一块材料来尽情的研究呢?
于是在宁孑念完稿子的结束语,准备按照计划,让嘉宾开始探讨时,一百多人的会议现场,起码举起了九十多只手臂。
“嗯,我还有没讲清楚的地方吗?好吧,德罗斯特博士,你有什么问题。”
宁孑话音落下,自动化的控制台已经接通了坐在最前排的柯林·德罗斯特座位上无线麦克风发射的信号。
“宁博士,你的报告好像漏掉了一部分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负质量物质的实验室生产环节。虽然你对于那篇论文的理论性阐述非常详尽,但从学术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至少应该透露一部分实验室环节,这样才能更清楚的理解空间交换时的反应过程,才能让世界学术界对于宁氏介质空间有更清晰的认识,也才能让这项研究快速推进。”
很严肃的提问。
这个问题提出后,也让会议现场许多人放下了举起的手臂。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宁孑微微笑了笑,随后清了清嗓子,开口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