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181 第二次闭关(5 / 6)

“翟秋娴?哦,当然可以。让她住过来吧,你要是还觉得一个人孤单了,也可以让你爸妈过来陪你段时间。”宁孑点了点头,答道。

“没事,有秋娴姐跟宁晓、雨霖陪我足够了。”路小雅喜笑颜开道。

……

对于路小雅来说,宁孑要去闭关只是一段时间不能见面而已。

但当宁孑跟陈永刚交代了这件事之后,消息传出去之后,大家的看法可就不太一样了。

用三月的分析便是人性中都会有一个期待效应在里面。

比如宁孑第一次闭关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然后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芯片结构跟生产制造方法,提振了华夏整体的半导体发展信心。互联网上已经把这个故事神奇化了,那么当他第二次闭关,会更加引发人们的期待效应。

即便做出来的东西让人大跌眼镜,绝大多数人会自行在脑海里补足这种新理论、或者新材料背后的科研故事。

这就是没事闭闭关的好处了。只要闭关的次数够多的,等到未来,只要他提出要闭关,人们在心理上就会主动开始期待,哪怕拿出来的东西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人们都不会大惊小怪。直接把不合理变得合理。

“宁孑闭关做出来的成绩嘛……你懂的!”

当然除此之外,即便只是第二次闭关,也让许多人开始期待。

不少人收到消息之后,直接打电话问宁孑这次闭关又是要做些什么试验,要得到一个什么结果。

不过这些都被宁孑应付过去了。

按照三月的计划,这次闭关有两个重要目的,第一是通过试验数据对量子物理的基础做出一定程度的修正,为了证明这个理论,顺带产物是在实验室生产出几克反重力材料。

这些都属于人类告别地球,开始进入太空领域最基础的东西。

稍微脱离了那么一点点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属于在成功之前,先说出去,会让外界怀疑宁孑脑子是不是已经瓦特掉那种;而成功之后,真的拿出来展示给世界,又属于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都配不上这种科学发现那种等级的成果。

本来这依然是起码五年之后才应该按部就班做出来的东西,但宁孑的一系列发现让三月这样的人工智能都开始表现出“焦急”的情绪。当然用“焦急”来形容三月可能也不太准确,或者可以说经过多条件的数学模型显示,已经到来把这些新东西抛出来让所有人接受的时候。

毕竟三月制定的计划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不停修改的。

对此,宁孑也没什么意见。

对于一位科学家而言,能去探询宇宙的真相,甚至带着爱人来一场星际的旅行,去体验宇宙的瑰丽跟神奇,那才是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