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 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万字大章 求订阅!求月票!)(6 / 11)
要做,也必须是你去做。懂了吗?”
文希琢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懂了!”
“行了,你赶紧去做事吧,我也有事要去办了。”刘铮名挥了挥手道。
……
华清大学数学院。
卢正月正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摆放的电脑上显示的正是《数学年刊》的官网,宁孑论文的标题几乎占据了显示器三分之一的位置。
当然这也跟卢正月将分辨率调整得较小,浏览器字体调整较大有关。
毕竟还是上了年纪,眼睛机能退化,字体太小基本便看不清楚了。
但这次不一样,《数学年刊》为了突出宁孑的这篇论文,将论文标题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还加大了字体,显得非常贴心。
当然这篇论文的确也当得起这待遇。
这可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啊,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位数学家因为研究相关方向出的成果拿过了菲尔兹奖。
现在《数学年刊》以这种方式放出来,明年的菲尔兹奖基本上稳了。
道理也很简单。
这篇论文解决的本就是菲尔兹奖级难题,可以说只要学界广泛认可了这篇论文,宁孑拿奖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为同期不可能再有比这篇论文更有说服力的成果了。
要知道如果一旦确定这个问题被解决,就意味着这么多年下来积攒的超过一千条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定理将被学界承认。
唯一限制宁孑明年拿奖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世界数学界认可的时间。
四年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都是提前四年就基本确定了举办的地点,至于时间基本是固定的,都在六月那几天。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宁孑的论文九月份上线,留给学界大范围讨论的时间只有九个月。
听起来这个时间很长,但数学方面这种级别的难题,还真不一定就够用。
当年同等级的数学难题庞加来猜想,从俄罗斯数学家给出完整解题思路,到被数学界大范围的认可其证明过程,用了整整三年时间。
甚至许多方向比较晦涩的数学论文,审稿人花费大半年甚至一、两年才给出结论都是正常的。
这也就是偏微分方程这个研究方向并不是那么小众,而且这次大家都极为重视,宁孑的身份又比较特殊,更年轻到让人发指,审稿人们都存着交好的心思,再加上他跟范振华的极力推动,多通电话的进行说服,才能如此快的被所有审稿人通过。
他跟范振华虽然在这个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却终究无法影响整个数学界。
但宁孑这次的情况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在给出证明过程的同时还设计出来基于其理论的湍流算法。
真的,当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