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张 戛纳电影节(3 / 3)
除了路泽一直受关注,也有别的原因。
今年零入围对上头来说还好,倒不是很有所谓,有所谓的是一些“华人毯星”已经各种开始造势了。
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票房市场,戛纳作为商业与艺术结合的电影节,“华国元素”已经成为戛纳近几年来最热的词。各种“华国电影之夜”不算少,哪怕是今年零入围,各大国产片剧组也不远万里飞到戛纳做宣传。好像去了戛纳参与宣传,就跟入围一样,镀了一层金
听起来有些耳熟,但路泽表示不背锅,至少他那时候没有大手笔向戛纳的场刊、户外投放广告。
话说回来,这些明星、片方的“镀金行为”,对于华国电影的发展却没有多大作用。
当国内华语片作品缺席,而“戛纳红毯”频频上热搜,其实对于关注电影的电影人来说还是尴尬的,因为这些关注点已经脱离了最重要的事情——作品。
上头更希望看到更多优质的华语电影能在赛场上出现,是在不行华国电影人带着其他作品出现,透过戛纳这一全球最重要的电影盛事,为更多世界观众看见。
但说实话,华国这几年也就走出去一个路泽。所以这种情况下,为了不让坏风气占据主流,上头更愿意捧路泽,所以《海边的曼彻斯特》带着很大的关注度出现在了人名日报第二天的一个版块里。
路泽此行胜负未知,但前奏已经打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