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垫脚石来了(2 / 3)
片,就别去别的地方放映了。
路泽这边龙标已经拿下,到时候可以看上海国际电影节反馈情况,决定要不要定档上映。所以档期其实路泽准备了两个,如果反馈好就早一点
“路泽,《消失的爱人》那边有点问题。”只是路泽还没想清楚事情,张凡就匆匆走进屋子里。
“什么问题?”路泽抬起头。
“过不了审。”
担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消失的爱人》一开始就没有在2014年的引进片大名单,意味着此路不通。因此这部电影要想进华国大银幕,只能以“批片”身份进来。
所谓批片,其实有点像商人去批货,选哪些片子,多钱合适,批回来能上不。
国家政策规定,内地只有中影一家拥有进口片引进权,中影和华夏两家公司拥有进口片的发行权。而以目前路泽和中影的关系,那基本上这一关没问题。
问题出现在下一关审查。
审查这个东西,是最玄的。
进口片的审查尺度并不会比国产片宽松太多,情涩、意识形态等因素有相应限制。这也是最难的关口,速度也很慢,不如分账大片。
很多电影因为遭遇审查不过,最终烂在了手里。比如《朗读者》因为涉及镜头和有违伦理,《窃听风暴》涉及敏感题材,都无缘内地大银幕。
“什么地方过不了审,可以删减掉吗?”路泽有些皱眉头,华国市场作为他的大本营,如果轻易丢掉,那可是少了很多加成。
而一般如果有什么敏感的地方过不了审,删减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所以很多国内电影所谓阉割版,也就是把一些敏感的东西去掉。可能会影响剧情,但至少它能上映,不然片方一分钱都不能赚到,更别说那些提前买进的,相当于就全赔了。
“上面的意思是整部电影不太正面,不太积极。”张凡如果能自己解决,肯定不会上报路泽“这个东西其实很难搞,你知道审查方面很注意电影的导向。”
这个问题就复杂了。
张凡也大概打听了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说什么“觉得影片讽刺人们已经放弃了思考,很容易被媒体误导、操控,这是很不好的”、“对婚姻观念的一个错误引导”、“最后的结局三观太不正了。”
哟呵,这人家一般就给出一个问题,《消失的爱人》就给出了这么多个。这些问题还是很基本的设定,不大可能改变的。如果真要删减,那肯定是整部电影得去了大半,或者专门再剪一个“和谐幸福美好”版本。
明显不现实。
“难搞哦。”路泽当然知道这估计很难运营了,这种东西不像一般的那样,能各种关系人情啊之类的
其实也能试一试,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