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一百七十五章 收购嘉禾影院?(3 / 5)

锡豪还喜欢赌博,在赌场他也是赫赫有名的。

但是在70年代后,警方对于贩毒分子的调查更加严格,这使得吴锡豪根本没有任何地方躲藏。

1975年,吴锡豪被判入狱,出狱后的他因为年轻就有疾病,抽烟导致他肺癌加重,没多久就去世了。

雷洛的原型是香港警察队刑事侦缉处前总探长吕乐,有“五亿探长”的称号。

香港警察队刑事侦缉处前总探长,在任时期建立了一套与黑社会制度相关的贪污机制。

直到目前为止,68年就逃往国外的吕乐八十八岁了依然在加拿大温哥华逍遥快活

“这个故事写得很好,看来小李详细了解过坡豪和吕乐。”看过剧本的周文怀很高兴,接着问道:“小李准备让谁来拍?”

周文怀话里的意思,就是愿意把《坡豪》和《雷洛传》版权转让给李寻。

李寻认真想了想,他说:“既然要把《追龙》做成优秀的港片,导演自然由香港导演来拍。从商业上的角度考虑,我觉得最适合拍这个故事的是王三日。”

王三日这个人,大家对他的评价两级分化严重,有的说他是烂片之王,还有的说他是最牛逼的商业片导演。

不置可否,王晶确实拍了无数烂片,但是他基本没有亏过投资人的钱。

从这个角度上说,王三日是一个极有职业操守的人,把钱交到他手里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至少,让任何一个人半个月出剧本,一个月把电影拍出来,然后还要挣钱,这事没人能做得到。

王三日自己也投资过一些文艺片,比如许鞍桦得很多作品,都得到过他的支持。

当然,王三投资的文艺片尽管有些口碑还不错,但大多数都亏钱了。

总的来说,王三日就是电影圈里的一个奇葩。

在他的世界里,商业片和文艺片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界限。

商业片就是挣钱的,再烂也无所谓,文艺片是卖情怀的,赔了也认。

他从来没想过票房和口碑通吃,也从来不在自己投资的文艺片票房不好的时候骂观众是垃圾。

王三日是一个有职业操守的人。要挣钱,就不要脸面,屎尿屁齐上,对得起投资人的每一分信任。

要情怀,就不指望票房——或者说不把票房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赔了就认栽。

当然除了王三日之外,香港电影界还有很多这样的人。

比如成龙自己参演的电影,基本都是标准商业动作片,文艺电影很少。

但是成龙自己也投资和监制了很多文艺电影,比如关锦鹏、梅艳芳的《胭脂扣》,投资和监制就是成龙。

张曼玉主演的《阮玲玉》,主要投资人也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