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八十四章 新军(3 / 4)

北军因为担负皇城警戒,在军饷待遇和武器配备上是优于边军的,但由于羽林军很少用于前线作战,仪卫任务较多,所以多装备比较轻便灵活也更昂贵的锁子甲和鄣刀、横刀双配。这士兵的全身披挂,还要加上军中储积备换的,就是一笔天大的数目。

真不知道那些写YY小说里的作者们,多数怎么就一点不用担心后勤的问题,抓群农民来甚至不用训练就可以成军打天下的。

而本朝的军队又有战时和常时的不同的编制,常时就是一般的军、城、镇、戍,营、团、队、伙、什。再加一个统将为使,如XX军使、兵马使、防御使、讨击使等等,加上功(人事考绩)、兵(训练整备)、法(军纪纠察)、胄(装备维护)、仓(后勤供给),户(附属军匠营户管理)诸曹,若干参军、参事,主薄,佐丛主将,就是日常驻军的最基本运做班底。

于州一级镇守,不论数量多寡,俱号为军,比如云南军、昆宁军、龙城军、积塞军等等。

而到了战时体制,则按照大将出征独立成军的完整的建制。无论数量多少,都分置前后左右中五军,称本职,行营置有行军长史,行军左司马、行军右司马,行军判官,掌书记,行军参军事若干,战时主将可以临机自荐,事后补备,再加上前军兵马使、中军兵马使、后军兵马使,中军都虞候等等设置。以及奇兵队/预备队、跳荡军/突击队等从属名目。

如部队编制足够大,或者是指挥友军协同作战,那又在中军的基础上还另有左右虞候军(亲军)、左右厢马、步军等名目。如十大节度使四大都护府等

重建的左龙武军,混合了两种,正编编列亦为战时的左、右、前、后、中五军,各以十部郎将为正副兵马使佐领,其中左、右、前、后军各辖三营,中军五营,又左右虞侯军(亲军)各一营两队,中护军(押衙)一团,跳荡(突击队/前锋兵)二营一队,奇兵队(骑兵/预备队)三营。

另有其他附属的长史、司马、书记、参军事、诸曹尉、度支使等官佐僚属若干,依照平时的军府规模配属。旅帅以下可由我自酌情调置。

而按照本朝最基本军事单位——府兵的营制,可以分大中小三等三类编制,

三类部队的地方守捉、团练营一般按下府兵的标准为小营编约800员,主官为折冲都尉或果毅都尉。如河池县的团练兵。

二类部队的边军、藩军、镇军营多下府兵的标准为中营编约1000员左右,营官高一阶为别将级别,

一类部队的十六卫军、北军还有节度使的牙内兵的营,则全部依上府兵的标准1200人的大营编制,营官比同高两阶为郎将。其中每类又有若干等细分。

另外还有,特府(1500人),为京畿两都的五府三卫,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