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变局(3 / 6)
一个体贴的女人一般,默默为我穿戴,整理好犀角束腰夹带,结紧武冠上的朱授,再佩上挂刀、手巾、鱼袋、铜契(虎符)、银印、小刀、砺石(火石)等零碎。
只是自从那次刺杀事件后,我的尼龙甲克除了睡觉就再没离身过,只是为了掩饰其功用,我还特地在里穿了一大片镶钢片的皮护胸。穿戴起来也颇费周折,待到她抚直拉平褶皱纹路最调理妥当,费了好些工夫。
经过小丫头这一番折腾,她面对我似乎轻松了许多,虽然还是很少言语,却有了少许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拉近了许多,只是还不习惯我突如其来的亲匿和毛手毛脚。
心满意足的推门而出,只见英朗挺拔的韦韬身着一袭崭新的官袍披挂齐全站在阶下。身后还有一捧着袍服小黄门。心中咯噔了声。道是有大事发生了。
依唐制,武官有戎服和常服之分,前者为铠甲备,后者为常事办公及朝礼备,我一般穿的便是这般紧身短装常服,另外诸卫大将军至中郎将以上还加给文官一样长倨大袖的宽袍,以示尊崇,皆假以铢紫色。
军将皆绣文于胸,同旗帜仪仗,以示区分身份所属,象左右千牛卫是麟牛,左右卫以角马,左右骁卫以虎,左右武卫以鹰,左右威卫以豹,左右领军卫以白泽(?),左右金吾卫以辟邪。各以金银诸色等秩之。作为禁卫军将领处于仪仗需要,在官服上还有镶黄(金线)、披黄(金甲)的特权,
龙武军诸将皆寄禄金吾卫,因此韦韬一身假(浅)紫袍,胸前便是一只大大张吞裂口的银绣辟邪兽。头戴金翅玉纽的平巾帻,这可是上朝的仪服。
他满脸严肃,“老大,北边来使了”……
我正自揣测却不敢怠慢,紧步穿过重重廊柱门厅。
“总大人呦,你老可来了,陛下侯见呢”
一中年太监匆匆迎出,挥退引路的小黄门
“你去把”
我道“孙内官,有何事这般匆急啊”这位也是奸细事件后的受益者之一,所以相熟的很。
这孙内官苦这脸道“大人就笑别小的了,还不是北边来使的事情,房学士陪着说话呢,陛下这会心思,大家谁都吃不准,都小心侍侯着呢”
我道是如此,想了想又道
“对了,听说新来投来个房学士,莫不是的他,”
“总大人说的正是,这位房倌、房学士正是三日前来投的,还颇有来历,说是名门之后,开国名相房玄龄公的玄孙,据说于士林颇有些清望声势,口气大的很呢,两天老说要谋划反攻关内呢”
果然是他,难怪一听就觉得有些耳熟,这位房倌可是大名人,号称当时纸上谈兵无二之选,赵括再世的人物,唐朝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最著名的两次大败之一,就是他瞎指挥搞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