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月下狂想(4 / 5)
宋辞的公仗词整的原理,文章仪色的规矩。什么奇偶相生,阴阳迭平,听的诸人啧啧有声却也称奇巧精妙,独成一家。
我不禁大叹命苦,没事念什么词,这不老皇帝大感兴趣,以此情此景特命奏对唱和,硬是背了我记忆的唐诗宋词十几首名句,才勉强应付下来。这位老皇帝是历史少有多才多艺的雄才大略之主,他的诗句哪怕是咏月也有那种“长空万里,风兴雷动”的大气滂然,其他人的诗文也是各擅周长,精湛奇巧,只苦了我,绞尽脑汁为合适的诗文想的的满头冒冷汗,还要选合适压韵的应对上,正背有些急急巴巴的。那个表情……苦啊。
背的多了也会有些恶意的联想起,要是几百年后苏轼、欧阳修之流苦心历作公诸于世,却发现被指责为剽窃前人老大我的大作,冤的欲哭无泪的情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听春雨
故国又逢春……
雕栏琢玉声尤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后这南唐后主失国身囚的伤怀之作,显然一下切中他们此般的心境,打动的众人竟然有些痴了,被惊雷劈过一般呆若木鸡的浸在这意境中,那杨太真更是一副幽然伤怀,口中念念“雕栏琢玉声尤在,……只是朱颜改……”美目莹莹。
老皇帝神色复杂的看着我心如鼓战,叹然“不想卿也是个知己体心的人啊”
那知道这老皇帝的惊讶更在众人之上,作为以史上“性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最多才多艺的帝主著称的他,早年就交游广泛,文才武略都相当出色。一眼就看出来这些诗文的精奇神妙,大扫自南北朝以来,流行通用的六朝姘文,讲究辞藻绮丽华美公仗的靡靡之风,也大异于当代兴起的律诗杂句的简约明朗的文风,诗文词句间大起大落,风格如天马行空无从度测,或气势磅礴或婉约动人,取意根本不拘一格,无论是词章造诣还是文义水准相当出色,却有别具一格,(废话集唐宋大家之所成,任他想破脑子也想不出来)。
这还不是最要紧的,关键是那个奇妙的新诗体——词,已经脱出了这世上诗辞格律的范畴,另成一路前所为闻的独特新文体,已经大有创文坛新潮诗风一代领袖,另开宗立派的味道。(废话这些词都是历代名家的千古名句,请大家为苏轼欧阳修之流默哀吧,因为很难想象不远的将来宋词变成唐宋词,出生在后世的他们要称颂主角为宋词之祖鼻的情形)
关于《辛进》
老大等人的好意,猫着实感谢和感动,可惜猫是搞业余,杂事繁多一天两万字的宏伟目标,猫一时还难以实现。只能说抱歉了。
关于4955同学所说的恒罗斯之战,在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