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强强合作,直觉(4 / 5)
导致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大增。相应的,车用芯片的需求量也是大增。
萧白结束了和几人的通话之后,心里有了想法。
他觉得未来车用芯片的需求量会对IC制造形成压力,虽然目前时代IC制造的28nm产能够用,但再过一两年就不好说了。
同样看到这个趋势的还有徐长青,两人的观点都差不多,就是时代IC制造应该继续投资兴建28nm生产线。作为成熟工艺的代表,未来车用芯片基本上都会采用28nm制程来制造。
萧白随后就召开了远程会议,决定由时代IC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集团公司,分别投资兴建一条28nm生产线。
时代IC制造重组之后,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的技术水平趋同。二者在先进制程工艺和成熟制程工艺上,逐渐拉平。
不过,双方还是保持了各自的风格。
集团公司在特色工艺上独树一帜,上市公司在双重曝光技术上一骑绝尘当然,现在集团公司下属的深城工厂在模拟IC、功率放大器、分立器件等方面,依然保持着优势地位。
上市公司新投资的28nm生产线,将会建在蓉城。集团公司的28nm生产线,将会建在羊城。
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为主,缺口部分由银行贷款作为补充。
实际上集团公司的资金肯定是够用的,之前他们才进账了200亿美元,建设四五条生产线都没问题。
上市公司的资金略紧一点,但资金缺口也不会太大。
项目由魏建军负责,梁劲松、孟孔亮等人也都没闲着。
萧白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时代光电的影子,连续巨额的投资终于砸出了一个世界第一。
积极扩大规模的,除了时代IC制造之外还有BOD集团。
准确说,就是BOD汽车和BOD电池技术都在疯狂的进行扩张。只不过BOD集团的事情由王川富和岳桐等人在负责,萧白基本上很少过问。
他现在心心念念的就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时代IC制造能不能摆脱逆境、脱胎换骨,支撑起时代系下一个十年的发展。
乃至于支撑起整个行业。
魔都。
魏建军一下飞机,就来到了国产化14nm生产线的建设工地,梁劲松和一群人正在等候他。
今天是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的最后一天,如果没什么问题,这条生产线很快就会进入到试生产阶段。接下来就是风险量产、大规模量产每一个阶段都不容易。
顺利的话,从各阶段到最终实现量产会很快。不顺利的话,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从魏建军亲临现场就可以看出来,时代IC制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