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听一线蹄声如雷 中(2 / 3)
,这位刺史大人才开始从晋阳动身出发,如龟速行军,纵使如此,四五天的时间也足以从晋阳赶至雁门关,只是如今已过十天,却依旧不见刺史大人的身影,这其中暗藏的寓意,令人寻味。
还有,从关内一早抽调的四路人马,共计两万人,至今也都齐齐不至。
违抗上命,军法当斩。
张仲坐镇并州数十年,从未有人敢违抗他的军令,当然,就那四路统军的将领自然也没这个胆子。
这就说明,有人在背后作梗,动了手脚。
在并州敢跟张家叫板儿的不多,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而最有可能的只有一个,刺史张懿。
刺史这个职位,最初不过是个负责监察州郡事务的中级官员,只是经过时间的推移,如今已然衍变成了雄踞一方的封疆大吏。
张仲和张懿,两人都姓张,放在五百年前兴许可能是一家人。眼下么,两人几乎是势同水火,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
一人是并州的最高军事统帅,一人是并州最高的行政长官。
张懿想要彻底的掌控并州,位高权重的张仲就成了最大的绊脚石。张仲不仅掌握整个并州的军队调度,并且刚正严明,让一度想跟张仲平分并州的张懿多次吃瘪。
所以,张仲必须得死!
鲜卑人的南下,又正好给张懿制造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雁门关的守军不足三万,只要断其援军,雁门关被攻破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以张仲铁骨铮铮的性子,绝不会弃关而逃,必定死战不退。
张懿抓住了张仲的这个死穴,所以才行军极缓,选择作壁上观,等张仲的军队打光了,他再出军同鲜卑作战,好坐享渔翁之利。
当然,这背后自然少不了一些人的推波助澜,譬如郑家。
只是张懿忽略了一点,号称“草原苍狼”的鲜卑人凶名昭著,当其破关之后,又岂是他这两三万人马所能阻挡得了的。
也正因张懿的这一己之私,差一点就给整个汉王朝招来了一场空前的劫难。
张仲对韩烈的话不置一词,官场的勾心斗角可谓是一言难尽,有可能今天还对你称兄道弟的人,明天就会在你背后狠狠地捅上一刀,张懿此人深谙为官之道,懂得处世经营,但要让他披甲跟鲜卑人作战,只会是害死更多的士卒儿郎。
如果可以的话,张仲宁愿张懿带着人南撤,也不愿他们来白白送死。
“难不成您真指望吕奉先那小子?”韩烈下意识的追问了一句。
“吕奉先?”
严信嘴里嘀咕了一声,旋即明白过来,侧头问向韩烈:“那个带数十骑破鲜卑千人的吕奉先?”
“何止是破千人这么简单,袋口谷生擒鲜卑大将,平峰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