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九十六章 宋金世代兄弟之国,不兴刀兵?(2 / 3)

楚的吗?如坐针毡,度日如年啊。”

赵桓表示,自己真的不知道太子之位是啥模样,毕竟他一到这大宋,就做了皇帝。

学了一个月如何做皇帝,还不敢乱说话。

“我宁愿谌儿安安康康。”朱琏自己就对母仪天下没什么观感,现在儿子成了太子,同样没有太大的喜悦。

赵桓点头,皇帝不好做,准皇帝肯定更不好做。

但是现在只有赵谌符合需要,能够担任太子之位。

这个决定,朱琏做不了什么改变,她愿意不愿意,赵谌都是太子。这是将门与帝王的默认规则。

赵桓起身离开了延福宫,在确定要御驾亲征的时候,他的行程就很满。

在延福宫考评赵谌和朱琏说几句闲话,还是挤出来的时间。

他现在需要要去见一下李邦彦。

尚书左丞,硬要换算的话,至少相当于后世的大管家的职位。

李邦彦的贪腐非常严重,家产最后折合了将近6000万贯铜钱,比太祖年间一年的税收还要多些。

但是按律也仅仅流放琼州而已。

现在国朝正是用人之际,如果从赵桓的角度看,李邦彦无疑是个奸臣。妥妥的砍一百遍脑袋了。

但正如种师道所言,这些大臣为国之蛀虫,真的只怪他们个人?

和那个惰政、懒政、只要钱的赵佶没有一点关系?

李邦彦这个人无疑也是极为有能力的一个人。

最关键的十分有勇气,和康王前往金帐议和这件事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

他们不仅仅口头吵吵议和,还亲自去谈判。

只不过战局变化,让他看起来十分狼狈而已。

“朕本意杀掉你以儆效尤,也顺便治治大宋之贪腐之风。李邦彦,你有什么好说的吗?”赵桓回到了文德殿,看到了带着枷锁跪坐在御下的大臣李邦彦,严肃的问道。

李邦彦拜了一下,汴京的风向转变的实在是太快了。

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在金帐待了半个多月,新帝已经用边军入城的手法,彻底收拢了朝堂。

这是一场豪赌,但是新帝赌赢了。

过去赵佶的嫡系,全部出逃,跑向了南方,投奔已经从新亲政的赵佶。

他跑的慢了些,没有了朋党的他,只有一个人,显得势单力薄了些。

李邦彦知道,这是因为自己过去的左丞的位子,所以才有了一次殿审。

这是最后一次御前奏对,也是自己最后的机会。

如果自己说不好,怕是走到流放半路上,就会被“盗杀”了。

前有赵楷坠马而亡,这个新帝什么做不出来?

他俯首趴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