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1 / 4)
第34章
姜二被姜老太爷催促着去请里正。
在年关前, 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都不会搞出事端,里正正在家里闲着呢, 冷不防听说姜家这档口要分家, 到了姜家还劝姜老太爷呢, 说老话说的父母在不分家,你和老嫂子都身体康健着,又眼瞅着要过年了, 咋现在突然要分家呢?
姜老太爷说没什么,就是分家而已。
里正又去问旁人,说你们也没意见?
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连最不甘心分家的姜柏都没吭声。
因为在里正到来之前,姜柏已经在老太爷说了好长一段劝谏的话。
这要搁以前,姜柏这长孙的话在老太爷面前还是挺顶用的, 但是就这么两天里,姜柏先是伙同他娘意图给姜杨下药,后又是还想抢书房的钥匙, 把姜杨推着摔倒了。
姜老太爷根本不理会他, 只沉着脸警告他, 说这么多人在,我给你留了面子, 你不要不知好歹。我知道你心里未必就舍不得家里人, 想的怕还是你小叔留下的家当。你再说下去, 我指不定会说出什么话来。
姜柏还是有一些文人的清高脾性的, 之前私下里被老太爷说了那么一通, 到现在回想起来他还觉得脸上烧得慌。现下屋子里聚满了一家子, 他更是不想在人前丢脸。
里正眼看劝不动了, 也就不再多说什么,问姜老太爷准备怎么分。
姜老太爷就让急红了眼眶的老太太去拿田契和银钱。
老太太是最不想分家的那个,但一辈子听从老太爷的话也成了习惯,只得去回屋开了柜子去取。
姜家是耕读人家,虽然早先在姜桃他爹之前没出过什么有出息的读书人,但童生却是出过不少的。童生虽然不如秀才那么抢手,更不能和举人相提并论,但在乡间的学塾里也是很有名望,不愁没学生的。
姜老太爷是几代单传,这么祖祖辈辈地积攒下来,到了他这一代,又出了姜桃他爹这么个有出息的秀才,给家里又添了一些,到如今已经一共有了二三十亩田地。
当然这些田也有肥有瘦,毕竟这时候的田地价格还是很昂贵的,尤其是农家人重视田地,不真到了山穷水尽,根本不会卖田卖地。所以这二三十亩地里有一些是买来的肥田,还有一些是祖辈响应朝廷号召,在荒山边上开垦的瘦田。
姜老太爷清点了一下资产,说:“田地就分成四份,要是有零头就我和你们娘拿着。家里另外还这些年攒下的现银,除去阿桃马上要出嫁的花费,一共还有四十多两,也分作四份。还有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的,你们都看看,想要的都一道分分。老大、老二,你们怎么说?”
姜大姜二能怎么说?他们连在婆娘面前都说不上话,更别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