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3 / 5)
始由老师父培养出来的。但绣庄既然是做买卖的,只要有利可图,也是会从旁人手里收绣品。
只是这偏远之地,富贵人家不多,有眼界的人也不多。
芙蓉绣坊刚开张的时候,便有很多人拿了自己绣品来卖。
初时掌柜的还帮着掌掌眼,但看到的不过都些不像样的东西,久而久之也就不从本地收购了。
姜桃并不以为意,继续道:“我特地从村子里赶来的,路上就花费了快两三刻钟,劳烦掌柜的帮我看一眼,要真是不成,我一定不再纠缠。”
姜桃年纪不大,又生得肤白貌美,说话轻声细气,进退得宜,神情亦是不卑不亢,饶是掌柜的这样阅人无数的,一时间也有些不忍心让她失望。
他带着姜桃到了柜台边,让她把绣品拿出来,心里已经想着一会儿要说的回绝的话,只想着说辞要婉转一些,让这小姑娘不至于太过难堪。
四条帕子被放了出来,掌柜的先瞧料子和锁边。
料子是普通的好料子,但并不算名贵稀有,锁边的针脚也细密周正,看得出绣工基础扎实。
掌柜的依旧面不改色,但当她看到帕子角落绣的图案的时候,眼中就闪现出了惊艳的光芒。
图案不过是春桃夏荷秋菊冬梅这些常见的样子,但却绣的栩栩如生,每一片花瓣和叶片的脉络都清晰可见,上头的蝴蝶振翅而起,仿佛真的要飞出手帕一般,另一条上的喜鹊更是毛羽蓬松,纤毫毕现,无比的讨喜可爱……别说用针线绣成这样的,就是用笔能画成这样的,掌柜的生平都没见过几回。
他上手摸了摸针脚,才确定眼前的帕子并不是用了什么掩人耳目的法子,而是真的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只可惜这帕子的绣法有些普通,更被料子、用线所累,不然不说在这城里卖,就是送到京城去,也并不会比经验老道的绣娘的作品逊色。
掌柜的将每条帕子都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半晌之后才开口道:“好一位厉害的绣娘。”
这样的功底非数年苦练不得,掌柜的已经下意识地以为是姜桃家里的长辈绣的,让她这小辈出来变卖而已。
姜桃也没有多做解释,“掌柜的看着不错就好,不知道能出什么样的价钱?”
她没有直接说要卖,而是询问价钱,意思也就是提醒掌柜的别想着压价,她还可以找别家绣庄接着问。
掌柜的沉吟半晌,最后试探着问:“一套二两银子,姑娘看这价格如何?”
二两银子,在姜桃的认知里算是一个偏低的价格。毕竟从前她师父的绣品,就算是最不起眼的抹额之类的,也要卖到上百两。她自然不能和师父那样的大家相提并论,但一身本事全是师父心血所授,身价肯定不值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