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沈淑娴5(1 / 4)
只是俗话说“近君情怯,无以能言”,沈淑敏也不是以前的小孩子了,至少还是有了一些害羞的心思,便把诗笺递给姐姐,要姐姐帮忙转达,沈淑娴便生生地成了“帮他人做嫁裳”的人。
学堂里,朱谓翕走得很早,私底下相处时间不多,又不能正大光明地把这诗笺递给他,否则定要引来一片流言蜚语,沈淑敏倒是轻松,把这烫手的山芋丢给自己之后,便不管不问了。
唯一能单独相处的时间只有午后,朱谓翕会在后堂的槐树下独自看书,可是沈淑娴一连等了几天,要么就是有几个学生在草地里捉蛐蛐,要么就是有人在池塘里戏水,一连几日,竟都等不到单独和朱谓翕相处的机会。
终于有一日,学生们都出去了,沈淑娴抓住机会来到后堂大槐树下等着朱谓翕出现,朱谓翕和书僮一道出去吃饭了,但吃晚饭,他肯定会来这里,光是在这里等着,沈淑娴的心便仿佛要跳出喉咙眼。
不知朱谓翕看见了妹妹的情书,是怎样的一种反应呢?朱谓翕如今越发一表人才,像个堂堂男子汉了,学堂中又没有别的女子,沈淑敏可谓是很有优势,沈淑娴这么想着,心中忽然毫无来由地一慌。
她看着手中的诗笺,笔锋不正,一纸小楷也是歪歪斜斜。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这少年少女纯粹的情感,却让沈淑娴嫉妒,若她是个普通的女子,不用嫁给什么帝王,不用入宫,不用背着家族的荣耀,会不会变得更加大胆一些,若几年前的那个黄昏,她再果决些走出去,在朱谓翕遇见沈淑敏之前和他打招呼,情况会不会和现在不一样?
她紧紧攥着手中的诗笺和松枝,一个邪念忽然涌上心头,猛地一攥拳,将平整的诗笺捏得皱起,一伸手,松枝和诗笺全部丢进了池塘中,松枝一落水,便沉了下去,诗笺还浮在碧色的水面上打转,还未及浸湿,忽而一个蓝衣身影扑向前去,伸手将那诗笺捞了出来。
来人竟是朱谓翕,他何时到这里的,方才自己扔诗笺是不是被他看见了,沈淑娴后退两步,退到那棵大槐树下,脑子里一片嗡嗡作响。
朱谓翕捞起诗笺,还未看,便转头道:“你怎么这么急?难不成做了好诗还不想给人瞧见?”
他边说着,便展开诗笺,被揉皱的生宣上润了些水,字迹晕开了一些,却还是清晰可见,朱谓翕看着纸上的字,看上去仿佛细细品读了一番,这片刻之间,沈淑娴脑子里一片空白,眼前再看不见这草堂周遭别的景色,一阵风吹过,少年衣袖随着风被吹得东摇西摆,唯有他的眼神牢牢地被纸上的内容抓住。
良久,他顺着纹路折起纸,韵味深长地一笑:“字虽有仿过的痕迹,但这是好句子,为什么要丢了呢?怕我看见?”
他朝着沈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